[實用新型]多關節仿生機器人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888909.6 | 申請日: | 2020-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497760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日禾;徐愷杰;盧亞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5J9/06 | 分類號: | B25J9/06;B25J9/16;B25J13/00;B25J13/08;B25J1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張霞 |
| 地址: | 215325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關節 仿生 機器人 | ||
1.一種多關節仿生機器人,包括按序接設并電性連接的頭部(10)、身部(20)和尾部(30),其特征在于:所述身部(20)的底部設有多個微型萬向輪(60),所述身部(20)由多個身部關節(21)串接式運動連接構成,各所述身部關節(21)均受一微型舵機(40)獨立控制擺動,且各所述身部關節(21)上均設置有萬向輪定位孔(22)、舵機定位孔(23)、舵機頭連接定位孔(24)及軸承放置正定位孔(25)、軸承放置副定位孔(26),所述微型舵機(40)通過緊固件(41)、緊固螺栓(42)螺接于所述舵機定位孔(23)上,所述微型舵機(40)的舵機動力輸出軸(43)通過舵機轉盤(44)、螺釘(45)連接于相鄰所述身部關節的所述舵機頭連接定位孔(24)上,所述軸承放置正定位孔(25)通過滾動軸承(50)、軸承連接螺栓組件(51)與相鄰所述身部關節的所述軸承放置副定位孔(26)相連接;
所述頭部(10)包括內部設置有多個控制單元的頭部關節(11),所述頭部關節(11)的一端與所述身部關節(21)的所述舵機頭連接定位孔(24)相連接、另一端活動連接有用于承載頭部舵機的頭部舵機架(12),所述舵機架(12)的端部還相對設置有一組用于固定安裝所述控制單元的上板(13)、下板(14);
所述尾部(30)包括內部設置有供電電池的尾部關節(31),所述尾部關節(31)的端部設置有與所述身部關節(21)相連接的尾部舵機架,所述尾部舵機架上承載有用于控制所述尾部關節擺動的尾部舵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關節仿生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電電池與所述微型舵機(40)、所述尾部舵機、所述頭部舵機及所述控制單元電性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關節仿生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單元包括STM32控制器,及與所述STM32控制器串口連接的視頻傳輸模塊、人體紅外傳感器、聲音傳感器、藍牙模塊、角度傾斜傳感器、WIFI模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關節仿生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STM32控制器設置在所述下板(14)的上側并位于所述上板(13)和所述下板(14)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關節仿生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萬向輪(60)位于所述身部關節(21)的底部,且所述微型萬向輪(60)通過螺栓連接于所述萬向輪定位孔(22)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關節仿生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關節(31)具有便于放置、更換所述供電電池的中空結構(3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關節仿生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電電池為鋰聚合物電池、鋰離子電池、石墨烯電池或鎳鉻電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未經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88890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全自動車邊倒角裝置
- 下一篇:一種高效除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