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復合型腹腔鏡用吸引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856874.8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554106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益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榮昌區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百潤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郝艷平 |
| 地址: | 40246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型 腹腔鏡 吸引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復合型腹腔鏡用吸引器,所述第一齒圈與所述殼體轉動連接,且所述第一齒圈的內表壁位于所述殼體的內部,所述第一齒圈的外表壁位于所述殼體的外部,所述第二齒圈與所述第一齒圈內嚙合,所述第一吸引管的一端貫穿所述第二齒圈,并通過所述旋轉接頭與所述第二吸引管的一端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吸引管的另一端貫穿所述殼體,并與所述連接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吸引管的另一端通過所述連接頭與所述第三吸引管螺紋連接,所述吸引頭與所述第三吸引管固定連接,達到復合型腹腔鏡用吸引器對患者腔體內的血液及其他液體進行吸附時,能夠不斷變換吸附方向,吸附效果好,吸附速度提高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復合型腹腔鏡用吸引器。
背景技術
在手術中常用復合型腹腔鏡用吸引器吸除手術過程中的出血及其他液體,使醫生可以清晰的看見各組織部位,有利于醫生進行手術操作,是手術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手術器械之一。
但是利用現有的復合型腹腔鏡用吸引器對患者腔體內的血液及其他液體進行吸附時,只能夠朝向固定方向進行吸附,吸附速度慢,吸附效果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復合型腹腔鏡用吸引器,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現有的復合型腹腔鏡用吸引器對患者腔體內的血液及其他液體進行吸附時,只能夠朝向固定方向進行吸附,吸附速度慢,吸附效果差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種復合型腹腔鏡用吸引器,所述復合型腹腔鏡用吸引器包括殼體、第一齒圈、第二齒圈、第一吸引管、旋轉接頭、第二吸引管、連接件、連接頭、第三吸引管和吸引頭,所述殼體的內部為空腔結構,所述殼體上具有環形槽,所述第一齒圈與所述殼體轉動連接,并套設在所述環形槽上,且所述第一齒圈的內表壁位于所述殼體的內部,所述第一齒圈的外表壁位于所述殼體的外部,所述第二齒圈與所述第一齒圈內嚙合,并位于所述殼體的內部,且所述第一齒圈、所述第二齒圈和所述殼體的徑向中心線均處于同一直線上;
所述第一吸引管的一端貫穿所述第二齒圈,并通過所述旋轉接頭與所述第二吸引管的一端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吸引管的另一端貫穿所述殼體,并與所述連接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吸引管的另一端通過所述連接頭與所述第三吸引管螺紋連接,所述第三吸引管上具有彎折部,所述吸引頭與所述第三吸引管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第三吸引管遠離所述連接頭的一端,且所述吸引頭套設在所述第三吸引管的外表壁。
其中,所述彎折部呈鈍角設置,且所述彎折部的外表壁為弧形面。
其中,所述第一齒圈的外表壁上具有防滑層。
其中,所述防滑層上具有防滑凸起。
其中,所述吸引頭上具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通孔均勻分布在所述吸引頭的外表壁。
其中,所述復合型腹腔鏡用吸引器還包括吸引帽,所述吸引帽與所述吸引頭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吸引頭遠離所述第三吸引管的一端,且所述吸引帽的外表壁為弧形面。
其中,所述吸引帽采用彈性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吸引帽的內部包埋有環形彈簧。
其中,所述復合型腹腔鏡用吸引器還包括吸力控制閥,所述吸力控制閥與所述第二吸引管固定連接,并套設在所述第二吸引管的外表壁。
其中,所述第一吸引管與所述旋轉接頭的連接處和所述第二吸引管與所述旋轉接頭的連接處均設置有密封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榮昌區人民醫院,未經重慶市榮昌區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85687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