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機動圍拖網捕魚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20853651.6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345034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國榮;楊春波;楊甜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國榮 |
| 主分類號: | A01K73/02 | 分類號: | A01K73/02;A01K73/12;A01K61/60;A01K69/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業(yè)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富麗娟 |
| 地址: | 615000 四川省涼山***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動 拖網 捕魚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動圍拖網捕魚裝置,涉及捕魚裝置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包括漁網,漁網底部設置有若干配重塊,漁網頂部設置有若干第一浮漂,漁網頂部設置有串聯所有第一浮漂的第一收網繩,第一收網繩兩頭分別延伸出漁網兩端,漁網中間區(qū)域設置有第二收網繩,第二收網繩兩頭分別延伸出漁網兩端,本實用新型具有收網時可避免配重塊拖入淤泥,從而防止魚群游走,提高捕獲率的優(yōu)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捕魚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機動圍拖網捕魚裝置。
背景技術
漁業(yè)生產用的網具,有拖網、圍網、撒網、定置網和網箱等。拖網和圍網為海洋漁業(yè)捕撈用的重型網具。網目大小為2.5-5厘米,網繩直徑為2毫米左右,網重達數噸甚至數十噸,通常用一對拖輪分頭牽拉追捕魚群或由燈光船引誘魚群集中而合圍。撒網為江河湖泊捕撈用輕型網具,網目大小為1-3厘米,網繩直徑0.8毫米左右,網重數公斤。定置網和網箱為湖泊水庫或海灣人工養(yǎng)殖固定網具,大小規(guī)格依所養(yǎng)魚類而不同,把魚圍截在一定的水域中養(yǎng)殖不使逃離。
其中拖網是漁民常用的移動網具之一,拖網由翼網、背網、腹網、側網、三角網、囊網六個部分組成,這是按網的部位劃分。現有技術中,拖網結構比較簡單,需要收網時,通過拉動串聯所有浮漂的收網繩使?jié)O網逐漸縮小,從而對魚群進行圍捕,漁網底部一般設置有若干鉛腳,起到配重作用,使?jié)O網能垂直于水平張開,當收網時容易使鉛腳拖入淤泥,鉛腳拉動淤泥時容易使魚群收到驚嚇而從下端游走,捕獲率不高,因此這種漁網還有待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動圍拖網捕魚裝置,解決現有拖網結構簡單,收網時容易使鉛腳拖入淤泥,鉛腳拉動淤泥時容易使魚群受到驚嚇而從下端游走,導致捕獲率不高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機動圍拖網捕魚裝置,包括漁網,漁網底部設置有若干配重塊,漁網頂部設置有若干第一浮漂,漁網頂部設置有串聯所有第一浮漂的第一收網繩,第一收網繩兩頭分別延伸出漁網兩端,漁網中間區(qū)域設置有第二收網繩,第二收網繩兩頭分別延伸出漁網兩端。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漁網上設置有若干分段繩,分段繩一端與第二收網繩連接,分段繩另一端與對應的第一浮漂連接。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漁網頂端設置有魚籠,魚籠用于收納魚群。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魚籠包括與漁網連接的網狀籠,網狀籠內壁設置有撐架,撐架用于張開網狀籠,網狀籠與漁網的連接部位具有開口,網狀籠內設置有連接在所述開口處的漏斗形網筒,漏斗形網筒開口大的一端連接在漁網開口處。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網狀籠頂面設置有若干第二浮漂。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配重塊為鉛塊。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還包括兩臺卷揚機,卷揚機用于將位于同一頭的第一收網繩和第二收網繩進行收繩或放繩。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卷揚機包括主機,主機上設置有兩個可正反轉動的收卷軸,第一收網繩和第二收網繩分別纏繞在對應收卷軸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對漁網進行收網時,同時拉動兩頭的第一收網繩和第二收網繩,由于相比現有技術增加了一根第二收網繩,在收網時拉動第二收網繩即可有效帶動漁網底部的配重塊隨之移動,避免陷入淤泥內,從而避免拉動淤泥時使魚群受到驚嚇而從下端游走,保證捕獲率。
2、由于設置了若干與第二收網繩垂直連接的分段繩,在收網時可根據要多少取多少魚的原則進行分段收網,其余魚群進行圍養(yǎng)即可,起到一定生態(tài)保護的作用。
3、漁網上還設置有魚籠,收網圍捕時可將魚群圍進魚籠內,然后通過魚籠進行捕撈,可避免魚類受傷,保證魚類鮮活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國榮,未經楊國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85365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