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接觸人工呼吸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853432.8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823011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林淑芃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6/00 | 分類號: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馳納智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劉娟 |
| 地址: | 10085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觸 人工 呼吸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接觸人工呼吸器,包括罩體(1)、吹管(2)和進氣管(3),吹管(2)在(1)的頂部;進氣管(3)在罩體(1)的頂部與吹管(2)連通,所述罩體(1)的底部設有氣囊(4),氣囊(4)與罩體(1)的底部密閉性連接,便于人工呼吸器與患者面部緊密貼合,增加密封性;設置吹管(2)便于搶救者口含,避免與患者之間接觸。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防接觸人工呼吸器。
背景技術
對呼吸心跳驟停患者緊急進行心肺復蘇術時,胸外按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的實施對于搶救的成功率非常重要。搶救者與患者直接口對口人工呼吸,口腔的接觸極易產生交叉感染,應該對搶救者采取保護措施。此外直接口對口人工呼吸,口與口接觸密封性差,導致吹氣外漏,另外如果伴有舌后墜阻塞氣道,也會影響搶救的成功。
例如公布號為CN110478586A的中國發明專利,其公開了一種急救用便攜式人工呼吸器,包括氣囊、氣囊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進氣口與出氣口,出氣口處活動連接帶有單向閥的氣管,氣管一側連接有面罩,氣囊固定安裝在箱體內,氣囊上的進氣口與出氣口均穿過箱體,并通過鎖緊環固定在箱體上,箱體位于氣囊的一側設置有按壓裝置,按壓裝置包括與箱體活動連接呈側放置的U型板,U型板內設置有齒條,U型板一側設置有壓板,箱體位于按壓裝置一側活動連接有電機,電機的傳動軸上間隔設置有帶有不同數量傳動齒的傳動齒輪,齒條與單個傳動齒輪上的傳動齒相嚙合,面罩內設置有與氣管連接的咬嘴。該發明通過電機帶動U型板進行往復運動,使壓板不斷擠壓氣囊給患者輸氣,無需手動按壓,省事省力。但是該呼吸器中的面罩直接與患者面部貼合,密封性差,導致吹氣外漏。
又例如授權公告號為CN 210301942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其公開了一種交替雙作用人工呼吸器,包括口鼻密封罩,上設有能插入患者口部的呼吸管;充氣囊,按照能夠向所述口鼻密封罩送氣的方式設置;人工送氣管,能夠讓施救方呼出的氣體從此進入所述口鼻密封罩;第一單向閥,被設置為不允許口鼻密封罩內的氣體從所述人工送氣管流出;手動排氣口,被手動開啟后能讓口鼻密封罩內的氣體由此流出。該實用新型能夠降低醫務人員在人工口對口施救時受到感染的風險。但是口鼻密封罩上的呼吸管只能夠插入患者的口部,會導致舌后墜造成的氣道堵塞,從而影響搶救的成功。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使用成本高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接觸人工呼吸器,通過增加吹管、氣囊、口咽通氣管、吹管等實現無接觸、減輕氣道阻塞、便于攜帶、價格低廉的人工呼吸器。
一種防接觸人工呼吸器,包括罩體、吹管和進氣管,吹管在罩體的頂部;進氣管在罩體的頂部與吹管連通,所述罩體的底部設有氣囊,氣囊與罩體的底部密閉性連接,便于人工呼吸器與患者面部緊密貼合,增加密封性;設置吹管便于搶救者口含,避免與患者之間接觸。
優選的是,所述氣囊與罩體通過粘扣或者拉鏈的方式連接在一起。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氣囊選用醫用PVC材料或硅膠材料,其在低溫時仍舊能夠與患者面部緊密貼合,不會因硬化而發生壓損。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吹管的底部設置有活性炭材料的濾芯,從而對搶救者呼出的氣體進行過濾。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氣囊的兩側設有彈性束縛帶,進一步增強人工呼吸器與患者面部的緊密貼合。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進氣管為口咽通氣管,其長度為10-20厘米。口咽通氣管可插入患者口中,直達咽部,避免舌后墜造成的氣道堵塞,并且直接將氣體送至患者咽喉部,使搶救者吹出的氣體可以更多的進入患者肺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進氣管包括頂部多個變徑拼接而成的管件和底部的硬質管件,故能夠進行360度旋轉,使用者不受所處環境的限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進氣管的頂部通過套管卡套與吹管可拆卸地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85343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制造車間用轉運裝置
- 下一篇:血透護理康復鍛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