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氨綸絲線密度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820246.4 | 申請日: | 202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08286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趙霞;官杰;丁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1/04 | 分類號: | G01N1/04;G01N9/00;D06H7/24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絲線 密度 試驗裝置 | ||
一種氨綸絲線密度試驗裝置,將氨綸絲線的頭端固定于夾線裝置上,在氨綸絲線下端固定張力夾,從而氨綸絲線施加預張力后拉伸,將兩個滑板沿長孔上下滑動,通過指針讀取直尺上的刻度,從而使兩個剪切裝置間距為1000mm,調整到位后通過滑板鎖緊裝置將滑板相對機架鎖緊固定。當氨綸絲線施加對應的預張力并等待20s左右時,先操作下端的剪切裝置剪斷下端的氨綸絲線,之后再操作上端的剪切裝置剪斷回彈后的氨綸絲線,從而方便快捷的完成試樣樣品的剪取工作,同時剪切精度高,提高了試驗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試驗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氨綸絲線密度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紡織行業標準FZ/T50005-2013中規定,氨綸絲線的密度試驗需要將調濕后的試樣自然懸垂,在試樣下端增加預張力夾,以對氨綸絲線施加對應的預張力,等待20s左右,剪取1000±1mm的長度。但是現有的試驗過程需要人工操作,不但操作繁瑣,同時其剪切精度往往達不到標準中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以上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可以方便對增加張力拉伸后的氨綸絲線截取1米長度的氨綸絲線密度試驗裝置。
本實用新型克服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氨綸絲線密度試驗裝置,包括:
機架,其上端設置有夾線裝置,夾線裝置夾緊于氨綸絲線的頭端,氨綸絲線的下端固定于張力夾;
長孔,豎直設置于機架上;
兩個滑板,設置于機架的前側,滑板沿長孔上下滑動,所述機架上沿豎直方向設置有直尺,所述滑板的外側端水平設置有指針,所述指針指向直尺的刻度;
滑板鎖緊裝置,設置于機架內,用于將滑板相對機架鎖緊固定;以及
剪切裝置,設置于滑板上,用于將氨綸絲線剪斷。
進一步的,上述夾線裝置包括設置于機架上的螺孔Ⅰ、設置于螺孔Ⅰ外的墊片以及旋合于螺孔Ⅰ中的手擰螺栓Ⅰ,墊圈套裝于手擰螺栓Ⅰ上,墊圈位于墊片的外側端,當旋緊手擰螺栓Ⅰ后,氨綸絲線的頭端夾緊于墊片與墊圈之間。
進一步的,上述滑板鎖緊裝置包括夾板,其設置于機架的后側,夾板中設置有螺孔Ⅱ,所述滑板上設置有通孔,手擰螺栓Ⅱ一次穿過通孔及長孔后旋合于螺孔Ⅱ中。
進一步的,上述剪切裝置包括固定于滑板上的固定桿以及通過轉軸與固定桿轉動連接的活動桿,固定桿頭端的內側設置有刃口Ⅰ,活動桿頭端的內側設置有刃口Ⅱ,固定桿的尾端與活動桿的尾端之間通過彈簧相連,當彈簧處于自由狀態時,氨綸絲線位于刃口Ⅰ與刃口Ⅱ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氨綸絲線的頭端固定于夾線裝置上,在氨綸絲線下端固定張力夾,從而氨綸絲線施加預張力后拉伸,將兩個滑板沿長孔上下滑動,通過指針讀取直尺上的刻度,從而使兩個剪切裝置間距為1000mm,調整到位后通過滑板鎖緊裝置將滑板相對機架鎖緊固定。當氨綸絲線施加對應的預張力并等待20s左右時,先操作下端的剪切裝置剪斷下端的氨綸絲線,之后再操作上端的剪切裝置剪斷回彈后的氨綸絲線,從而方便快捷的完成試樣樣品的剪取工作,同時剪切精度高,提高了試驗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壓片部位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長孔部位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 2.手擰螺栓Ⅰ 3.氨綸絲線 4.張力夾 5.長孔 6.直尺 7.滑板 8.手擰螺栓Ⅱ 9.指針 10.螺孔Ⅰ 11.墊片 12.墊圈 13.通孔 14.夾板 15.螺孔Ⅱ 16.固定桿17.刃口Ⅰ 18.轉軸 19.刃口Ⅱ 20.活動桿 21.彈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未經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82024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功率鉆井扭力沖擊提速工具
- 下一篇:一種二氧化硅的循環烘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