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醫用微骨折器械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798112.7 | 申請日: | 2020-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075863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高曙光;蘇超;雷光華;曠世達;熊依林;李宇晟;肖文峰;曾超;趙鑫;張昊;王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56 | 分類號: | A61B17/56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張鮮 |
| 地址: | 410008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醫用 骨折 器械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用微骨折器械,包括多個微骨折器,以及可與每個微骨折器可拆卸連接的手柄,微骨折器包括連接部和固定于連接部一端的使軟骨下骨產生微骨折的功能部,連接部包括連接桿,連接桿依次包括固連段、中段和螺紋段,固連段與功能部固連,手柄與連接部相對的一端開設有與螺紋段配合的螺紋孔,中段的外壁上設有便于人工將螺紋段旋入螺紋孔中的輔助部。通過設置多個型號大小不一的微骨折器和一個手柄,每次更換不同類型的微骨折器與手柄上的螺紋孔組合即可成為一個新的醫用微骨折器械,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且輔助部可防止人工更換不同類型微骨折器時出現手滑,從而提高手術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人工膝關節置換中的醫用微骨折器械。
背景技術
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過程中,有時會在脛骨平臺內外側或股骨內外髁遇到較大面積骨質硬化帶,需要用到輔助工具在骨頭上破孔進行微骨折化,現有微骨折化輔助工具操作較復雜,費時且無法做到均勻微骨折化,存在較大醫療風險;同時連接部與握持部為固定連接,每個功能部和連接部都需要一個握持部的工具,大大提高了生產成本,增加了生產多余手柄的材料費用,不利于醫療成本的降低,增加了患者負擔,不便于臨床的應用與推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降低成本且簡單實用的醫用微骨折器械。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醫用微骨折器械,包括多個微骨折器,以及可與每個微骨折器可拆卸連接的手柄,所述微骨折器包括連接部和固定于連接部一端的使軟骨下骨產生微骨折的功能部,所述連接部包括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依次包括固連段、中段和螺紋段,所述固連段與功能部固連,所述手柄與連接部相對的一端開設有與螺紋段配合的螺紋孔,所述中段的外壁上設有便于人工將螺紋段旋入螺紋孔中的輔助部。
通過設置多個型號大小不一的微骨折器和一個手柄,每次通過更換不同類型的微骨折器與手柄上的螺紋孔組合即可成為一個新的醫用微骨折器械,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節省了生產多余手柄的材料費用,有利于醫療成本的降低。且在連接桿尾端設置有輔助部,可以防止醫生在更換不同類型的功能部、連接部時出現手滑,提高手術效率,方便于臨床的應用與推廣。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作為輔助部的一種結構形式,所述輔助部包括多個大體沿徑向向外延伸的凸塊,多個凸塊沿連接桿的圓周方向間隔均布。
所述輔助部靠近螺紋段設置。
所述微骨折器包括與固連段固連的基座,以及設于基座背離固連段一側側壁面上多個穿刺錐。
所述基座側壁面的幾何中心設有一個穿刺錐,其余穿刺錐分布在至少一個以基座側壁面的幾何中心為中心的正多邊形的頂點上。
多個微骨折器根據型號分為第一微骨折器、第二微骨折器……、第M微骨折器、……和第N微骨折器,第一至第N微骨折器的正多邊形數量逐級遞增,其中,第M微骨折器的多個正多邊形沿基座側壁面的幾何中心徑向間隔布置,多個正多邊形的邊數由內向外遞增。
所述穿刺錐包括與基座固連的圓柱部,以及設于圓柱部上的圓錐部。
所述手柄包括柄部和套設于柄部上的防滑膠套,所述防滑膠套的外表面設有防滑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未經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79811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