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塵數碼管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797948.5 | 申請日: | 2020-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01019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沈明;楊小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科力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9/33 | 分類號: | G09F9/33;B08B1/00;B08B1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義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陳繼算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塵 數碼管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塵數碼管,屬于數碼管技術領域。該防塵數碼管包括數碼管本體、設置于數碼管本體上部邊緣的上防塵框和設置于上防塵框的除塵裝置;所述除塵裝置包括除塵件和支架,支架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設置于第一立板兩端的橫桿,第一立板安裝于上防塵框的第一側,第二立板安裝于上防塵框的第二側,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均向上延伸;橫桿的第一端與第一立板連接,橫桿的第二端向第二立板延伸,橫桿與上防塵框間隔設置,形成滑槽,除塵件滑動設置于滑槽。上防塵框的設置可防止灰塵從數碼管本體上部縫隙進入數碼管內部,影響數碼管的顯示效果;除塵件可對顯示面板上的灰塵進行清理,且除塵件便于拆卸替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數碼管技術領域,具體地指一種防塵數碼管。
背景技術
數碼管在使用時大多暴露在外,易沾染灰塵,影響數碼管的顯示效果。中國專利CN208781512U公開了“一種防塵數碼管”,該防塵數碼管在外殼的直角邊處安裝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以避免灰塵進入數碼管內部,但其并不能對落在數碼管顯示面板上的灰塵進行處理。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防塵數碼管不能對落在數碼管顯示面板上的灰塵進行處理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塵數碼管。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防塵數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數碼管本體、設置于數碼管本體上部邊緣的上防塵框和設置于上防塵框的除塵裝置;
所述除塵裝置包括除塵件和支架;除塵件包括轉軸、刷體和把手;刷體套設于轉軸,把手安裝于轉軸;支架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設置于第一立板兩端的橫桿、與橫桿活動連接的擋塊和用于連接橫桿和擋塊的扭簧;第一立板安裝于上防塵框的第一側,第二立板安裝于上防塵框的第二側,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均向上延伸;橫桿的第一端與第一立板連接,橫桿的第二端向第二立板延伸;橫桿的第二端與扭簧的第一端連接,扭簧的第二端與擋塊的第一端連接,擋塊的第二端抵接于第二立板頂部;當抬起擋塊的第二端時,扭簧具有驅使擋塊的第二端向下移動的勢能;橫桿與上防塵框間隔設置,形成用于容納轉軸的滑槽,轉軸滑動設置于滑槽。
所述把手為“U”字形,把手與轉軸共同圍設形成固定框,橫桿穿設于固定框中。
所述防塵數碼管還包括下防塵框和四根防塵條,下防塵框設置于數碼管本體下部邊緣,四根防塵條分別設置于數碼管本體四角邊緣,防塵條的頂部與上防塵框固定連接,防塵條的底部與下防塵框固定連接。
所述上防塵框由硬質材料制成,下防塵框和防塵條由柔性材料制成。
所述刷體為靜電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上防塵框的設置可防止灰塵從數碼管本體上部縫隙進入數碼管內部,影響數碼管的顯示效果;除塵件可對顯示面板上的灰塵進行清理,且除塵件便于拆卸替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固定框卡在第一立板上時的示意圖。
圖中,100-數碼管本體,201-上防塵框,202-下防塵框,203-防塵條,301-轉軸,302-刷體,303-把手,401-第一立板,402-第二立板,403-橫桿,404-扭簧,405-擋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為了突出本實用新型的重點,本文對一些常規的設備、裝置、部件和操作進行了省略,或僅作簡單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科力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科力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79794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線條燈
- 下一篇:一種水質參數監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