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錐形頭多孔吸脂針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796657.4 | 申請日: | 2020-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309960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許美邦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智塑醫療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00 | 分類號: | A61B17/00;A61B17/34;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鄭青松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錐形 多孔 吸脂針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錐形頭多孔吸脂針,其包括針座及與針座連接的一體成型的不銹鋼針體,所述針體內部為中空,所述針體頭端為錐形,且沿著針體長軸的方向設有3~9個吸脂孔。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學器械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錐形頭多孔吸脂針。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當能量攝入量大于消耗量時,便會形成局部的脂肪堆積。如何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減少局部脂肪堆積,以塑造理想的形體,成為醫療美容從業醫務人員研究的熱點。隨著醫療美容技術的不斷發展,溶脂針注射、光纖溶脂、真空負壓吸脂等多種方式得以廣泛應用。而因施術者操作技術的參差不齊所致的溶脂、吸脂術后的二次或多次吸脂修復術也日趨增加,會造成而隨著醫療美容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們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自體脂肪填充術的開展也越來越多。但溶脂、吸脂術后,或外傷后,會形成較為致密的瘢痕增生組織。因此,如何選用合適的吸脂針行二次吸脂,對整形外科醫生提出了新的挑戰。
傳統的吸脂針針頭大致分為鈍頭和銳頭。鈍頭吸脂針因其針體頭端呈鈍性的圓柱體結構盲端,故無法有效地穿過較為致密的瘢痕增生組織;銳頭吸脂針雖可順利地穿過瘢痕增生組織,但其銳性的針體頭端容易刺破脂肪層內的微小血管,造成術中出血過多及術后的恢復時間延長;同時,傳統的多孔吸脂針大多在一個平面上只分布一個吸脂孔,吸脂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吸脂針的缺陷,如傳統的吸脂針針頭大致分為鈍頭和銳頭。鈍頭吸脂針因其針體頭端呈鈍性的圓柱體結構盲端,故無法有效地穿透較為致密的瘢痕增生組織;銳頭吸脂針雖可順利地穿透瘢痕增生組織,但其銳性的針體頭端容易刺破脂肪層內的微小血管,造成術中出血過多及術后的恢復時間延長;同時,傳統的多孔吸脂針大多在一個平面上只分布一個吸脂孔,吸脂效率較低。從而提供一種錐形頭多孔吸脂針。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實現路徑如下:
一種錐形頭多孔吸脂針,其中,包括針座及與針座連接的一體成型的不銹鋼針體,所述針體內部為中空,所述針體頭端為錐形,且沿著所述針體長軸的方向設有3~9個吸脂孔,每個吸脂孔的長度為2.5~5.2mm,寬度為1.2~2.6mm。
通過這樣的結構,針體頭端可順利穿過溶脂針注射、光纖溶脂、真空負壓吸脂術后所致的較為致密的瘢痕增生組織;同時,錐形的針體頭端不易刺穿脂肪組織內微小的血管,使得術中出血量得到有效控制,也減少了術后的恢復時間。
另外,所述的多個吸脂孔沿著針體長軸方向排列;從針座末端沿著針體長軸的方向看去,見到針體頭端的第一個吸脂孔后,分別沿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旋轉90°,則分別具有與第一個吸脂孔并行排列的第二個吸脂孔及第三個吸脂孔;所述的第一個吸脂孔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180°后的針體上則無吸脂孔分布;所述的第一個吸脂孔到第三個吸脂孔為第一組吸脂孔;所述第一組吸脂孔沿著針座末端的方向間隔2mm的垂直距離后,具有第二組第四個吸脂孔、第五個吸脂孔、第六個吸脂孔并行片列;同理,則具有第三組的第七個吸脂孔、第八個吸脂孔、第九個并行吸脂孔并行片列。
通過這樣的結構,每組的三個吸脂孔可保證各個平面上的脂肪均得到充分、均勻的抽吸,提高了吸脂的效率;且因在270°到360°的針體上無吸脂孔分布,因此只需將該方向置于朝向人體表面的方向,則可有效避免誤吸皮下淺層脂肪,大大減少了術后皮膚“橘皮樣”改變的發生幾率。
優選的,所述第一個吸脂孔、第四個吸脂孔、第七個吸脂孔的中心點在一條直線上。
優選的,所述多個吸脂孔沿針體長軸的兩端呈自然過渡的弧形。
優選的,所述針體長度為150~350mm,直徑為2.1~4.6mm。
優選的,所述第一組吸脂孔與針體頭端的距離為3mm。
優選的,所述針體頭端呈錐形的盲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智塑醫療管理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智塑醫療管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79665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安全防護蓋的便攜式殺菌儀
- 下一篇:隱藏式拉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