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靜音風冷發電機組的散熱排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796483.1 | 申請日: | 2020-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272389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孫茂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沃睿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B63/04 | 分類號: | F02B63/04;F02B77/00;F01P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靜音 風冷 發電 機組 散熱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靜音風冷發電機組的散熱排風裝置,包括發電機組箱和設于發電機組箱內部的發電機組本體,所述發電機組箱的底部設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均勻設置有橡膠墊,所述底座的內部從左至右分別設置有風機腔和冷卻液腔,所述風機腔的內部設置有風機,且風機的輸入管延伸至底座底部。本實用新型從出氣頭一排出的空氣可通過發電機組進氣口進入發電機組內部,對發電機組進行降溫,而從出氣管二排出的空氣,從發電機組底部排出,對發電機組箱外側進行冷卻,并且出氣管一傾斜向上設置,配合出氣管二噴出的氣體,可將發電機組箱內部的熱空氣向上吹動并從排氣口排出,確保從發電機組進氣口進入的氣體都是被冷卻后的空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散熱排風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靜音風冷發電機組的散熱排風裝置。
背景技術
發電機組是將其他形式的能源轉換成電能的成套機械設備,由動力系統、控制系統、消音系統、減震系統及排氣系統組成,由水輪機、汽輪機、柴油機或其他動力機械驅動,將水流、氣流、燃料燃燒或原子核裂變產生的能量轉化為機械能傳給發電機,再由發電機轉換為電能,輸出到用電設備上使用,發電機在工農業生產、國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均有廣泛的用途,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作為家庭應急電源及野外出行電源的優質選擇,輕量便攜小型發電機組也開始進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現有靜音發電機組在底盤上固定有底板,底板上固定柴油機或汽油機以及發電機,兩機上有開口向下的箱形體空腔狀機箱與底板形成密封腔,將發電機組工作時的噪聲封閉其間,為了密封腔散熱,在機箱正面墻板及邊則墻板開設有進風口,在機箱后面墻板上開設有出風口,利用柴油機上的風扇使密封腔內的空氣流通實施風冷,發電機組一般設置在機房中,這種方式排風裝置排出的高熱空氣對發電機組工作空間的空氣造成熱污染,從而使得進風口進入的空氣熱量提高,影響風冷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靜音風冷發電機組的散熱排風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靜音風冷發電機組的散熱排風裝置,包括發電機組箱和設于發電機組箱內部的發電機組本體,所述發電機組箱的底部設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均勻設置有橡膠墊,所述底座的內部從左至右分別設置有風機腔和冷卻液腔,所述風機腔的內部設置有風機,且風機的輸入管延伸至底座底部,所述風機的輸出管連接有L型進氣管,所述L型進氣管的底端延伸至冷卻液腔內部,所述發電機組本體通過兩個固定條設置在發電機組箱內部,所述發電機組箱靠近發電機組本體出氣口一側均勻設置有排氣口,所述發電機組箱內部的底端延其寬度方向均勻設置有出氣管二,且出氣管二的頂部均勻設置有氣頭二,所述發電機組箱內部靠近發電機組本體進氣口一側沿其寬度方向均勻設置有與出氣管二相同數量的出氣管一,且出氣管一上均勻傾斜向上設置有出氣頭一,所述出氣管一與對應出氣管二連通,所述發電機組箱遠離排氣口的一側設置有干燥箱,所述干燥箱與出氣管一之間設置有進氣管,所述干燥箱的內部設置有干燥劑,所述干燥箱的底部設置有L型出氣管,且L型出氣管的自由端延伸至冷卻液腔內部頂端。
優選的,所述冷卻液腔的內部液面低于L型出氣管末端。
優選的,所述冷卻液腔一側底座上分別設置有進水管與出水管,且進水管與出水管上皆安裝有閥門。
優選的,所述發電機組箱的頂部向出氣管一一端傾斜。
優選的,所述冷卻液腔的橫截呈梯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通過在底座的內部從左至右分別設置風機腔和冷卻液腔,風機腔的內部設置風機,且風機的輸入管延伸至底座底部,風機的輸出管連接有L型進氣管,L型進氣管的底端延伸至冷卻液腔內部,應用時,由于熱空氣會上浮,抽風機可將靠近地面溫度較低的空氣導入冷卻液腔,由于冷卻液腔橫截呈梯形,進入冷卻液腔內部的空氣會從冷卻液腔頂邊移動至冷卻液腔頂邊底邊處,沿長了空氣與冷卻液腔內部冷卻液接觸的時間,提高了冷卻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沃睿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沃睿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7964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