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回轉窯頭余熱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795854.4 | 申請日: | 2020-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45796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欣濤;向久華;王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陽中聯臥龍水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7/00 | 分類號: | 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300***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回轉 余熱 回收 裝置 | ||
1.一種回轉窯頭余熱回收裝置,包括機架(1)、設置在機架(1)上的回轉窯(2)、設置在回轉窯(2)上的窯頭部(3)和設置在回轉窯(2)上的窯尾部(4),所述回轉窯(2)與機架(1)轉動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用于對窯頭部(3)內的熱量進行回收的吸熱裝置(5),所述吸熱裝置(5)套設于窯頭部(3)上,所述窯尾部(4)上設置有用于對窯尾部(4)處的尾氣進行回收的導熱裝置(6),所述機架(1)的一側設置有集熱罐(7),所述吸熱裝置(5)和導熱裝置(6)均與集熱罐(7)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回轉窯頭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熱裝置(5)包括第一結構層(51)和第二結構層(52),所述第一結構層(51)固定設置于機架(1)上,且第一結構層(51)套設于窯頭部(3)上,所述第一結構層(51)為導熱層,所述第二結構層(52)套設于第一結構層(51)上,所述第二結構層(52)為保溫層,所述第二結構層(52)和第一結構層(51)之間形成空腔(5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回轉窯頭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窯頭部(3)上固定設置有多個散熱翅板(8),所述散熱翅板(8)沿著窯頭部(3)的圓周方向上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回轉窯頭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裝置(6)包括導熱管一(61)、除塵器(62)和導熱管二(63),所述導熱管一(61)設置于窯尾部(4)上,所述除塵器(62)設置于導熱管一(61)上,所述導熱管一(61)的兩端分別與窯尾部(4)和除塵器(62)連通,所述導熱管二(63)設置于除塵器(62)上,且導熱管二(63)的兩端分別與除塵器(62)和集熱罐(7)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回轉窯頭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器(62)內設置有第一過濾板(621)和第二過濾板(622),所述第一過濾板(621)和第二過濾板(622)均固定設置有除塵器(62)的內壁上,所述第一過濾板(621)和第二過濾板(622)上開設有波紋濾孔(623),且第一過濾板(621)上的波紋濾孔(623)和第二過濾板(622)上的波紋濾孔(623)在豎直方向上交錯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回轉窯頭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結構層(52)的兩端分別穿設有進水管(9)和出水管(10),所述出水管(10)的兩端分別與空腔(53)和集熱罐(7)連通,所述進水管(9)和出水管(10)上均設置有控制閥一(1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回轉窯頭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熱罐(7)上固定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2),所述集熱罐(7)的出水口處設置有電磁閥(13),所述溫度傳感器(12)上連接有用于控制電磁閥(13)通斷的控制器,所述溫度傳感器(12)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器與電磁閥(13)電性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回轉窯頭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熱罐(7)上設置有排氣管(14),所述排氣管(14)上設置有控制閥二(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陽中聯臥龍水泥有限公司,未經南陽中聯臥龍水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79585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混合罐用內置式曝氣裝置
- 下一篇:一種環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