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植物保護的滅蟲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793973.6 | 申請日: | 2020-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58977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曹秀芬;宋良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曹秀芬 |
| 主分類號: | A01M1/04 | 分類號: | A01M1/04;A01M1/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尚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07 | 代理人: | 董潔 |
| 地址: | 274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植物保護 滅蟲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植物保護的滅蟲裝置,主要涉及植保滅蟲設備領域。一種用于植物保護的滅蟲裝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誘蟲頭、集蟲管與固定端,所述誘蟲頭、集蟲管與固定端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誘蟲頭內為誘蟲腔,所述誘蟲腔底部與集蟲管相連通,所述誘蟲頭側壁上開設若干誘蟲孔,所述誘蟲腔中部設置誘蟲器,所述誘蟲器外側設置撞擊板,所述集蟲管頂部設置錐斗。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能夠對電能的需求小,續航能力高;且本裝置不會造成滿地蟲尸的場景,易于清理收集。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植保滅蟲設備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植物保護的滅蟲裝置。
背景技術
害蟲是人工培育經濟作物的一大威脅,昆蟲只要有足夠的食物,在適宜的條件下就可以大量的繁殖,對一個地區的農業造成極大的危害。目前對于這類害蟲的滅殺方法主要有化學方法與物理方法兩大類,化學方法是噴灑滅蟲藥劑,但是這種方式對環境危害較大,且其毒性還會滯留在作物表面,最終通過生物富集作用對人類產生危害。物理方法主要是通過高電壓、暴曬或者高低溫的方式對昆蟲進行滅殺,其中滅蟲燈即是此類方法中較為常用的裝置。利用昆蟲的趨光性將其引誘至高壓電網處對害蟲進行滅殺。此種方式不會產生環境污染,是一種環保的滅蟲方式。但是此種設備一般電力需求較大,在無穩定電源供電的地方,續航能力較差。且此種方式滅殺的害蟲會密密麻麻的散落在滅蟲燈四周,較難進行清理,在視覺上對人們也是一個沖擊,很可能會引起人們的不適感。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植物保護的滅蟲裝置,它通過結構的變化將害蟲收集,對電能的需求小,續航能力高;且本裝置不會造成滿地蟲尸的場景,易于清理收集,對操作人員的震撼感更小。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用于植物保護的滅蟲裝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誘蟲頭、集蟲管與固定端,所述誘蟲頭、集蟲管與固定端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誘蟲頭內為誘蟲腔,所述誘蟲腔底部與集蟲管相連通,所述誘蟲頭側壁上開設若干誘蟲孔,所述誘蟲腔中部設置誘蟲器,所述誘蟲器外側設置撞擊板,所述集蟲管頂部設置錐斗,所述集蟲管內為空腔,所述固定端底部為尖端。
所述誘蟲器為誘蟲燈,所述撞擊板呈交叉狀設置在誘蟲燈外側,所述撞擊板為反光板。
所述集蟲管頂部設置發電裝置、蓄電池與時控開關,所述蓄電池輸入端與發電裝置導線連接,所述蓄電池輸出端與時控開關、誘蟲燈串聯。
所述發電裝置為太陽能發電板和/或微型風力發電機。
所述誘蟲器為性誘芯。
所述集蟲管頂部與誘蟲頭螺紋連接,所述集蟲管底部與固定端螺紋連接。
所述錐斗與集蟲管可拆卸連接。
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裝置分為誘蟲頭、集蟲管與固定端三部分,其中誘蟲頭承擔對害蟲的引誘作用,通過誘蟲燈或者性誘芯對趨光性害蟲或特定害蟲進行引誘,使害蟲經過誘蟲孔和撞擊板的碰撞落到集蟲管內,集蟲管頂部的錐斗可防止害蟲自集蟲管內爬出。本裝置定期進行清理,只需將集蟲管取下即可對害蟲進行收集,其中害蟲部分還可保證存活,利用害蟲可喂養家禽或者作為魚飼料,達到害蟲無公害處理、變害為寶的目的。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A部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所示標號:1、誘蟲頭;2、集蟲管;3、固定端;11、誘蟲腔;12、誘蟲孔;13、誘蟲器;14、撞擊板;15、發電裝置;16、蓄電池;17、時控開關;21、錐斗。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曹秀芬,未經曹秀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79397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干燥裝置的化學品放置柜
- 下一篇:汽車制動器配件篩選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