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風扇及控制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792354.5 | 申請日: | 2020-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296983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思;楊偉;劉俊;肖法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F04D27/00 | 分類號: | F04D27/00;F04D25/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徐凱凱;譚志鵬 |
| 地址: | 528137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扇 控制電路 | ||
1.一種風扇的控制電路,包括供電單元,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別與供電單元電性連接的控制單元、信號接收單元、角度測量單元和驅動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所述信號接收單元用于接收遙控器所發送的角度設定信號,所述角度測量單元用于測量風扇的旋轉角度,所述驅動單元用于實現風扇的正反轉;所述信號接收單元、角度測量單元和驅動單元分別與控制單元電性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扇的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接收單元包括紅外三極管M1,所述紅外三極管M1的引腳1與供電單元連接,所述紅外三極管M1的引腳2與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腳12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扇的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測量單元包括第二電阻R2和可調式角度傳感器RV1,所述第二電阻R2的一端與供電單元連接,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與可調式角度傳感器RV1連接,可調式角度傳感器RV1還與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腳1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扇的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單元包括正反轉驅動單元;所述正反轉驅動單元包括第一直流電機M1、第一三極管Q1、第二三極管Q2、第一繼電器K1和第二繼電器K2;所述第一三極管Q1的基極與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腳25連接,第一三極管Q1的集電極與第一繼電器K1連接,所述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與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腳26連接,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與第二繼電器K2連接,所述第一繼電器K1和第二繼電器K2分別與第一直流電機M1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風扇的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接收單元還可接收遙控器所發送的換擋信號,所述驅動單元還包括強度轉換單元,所述強度轉換單元用于調整風扇所輸出的風量的強度大小,所述強度轉換單元與第一控制芯片U1電性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風扇的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強度轉換單元包括第二直流電機M2、第三三極管Q3、第四三極管Q4、第五三極管Q5、第三繼電器K3、第四繼電器K4和第五繼電器K5;所述第三三極管Q3的基極與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腳21連接,第三三極管Q3的集電極與第三繼電器K3連接;所述第四三極管Q4的基極與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腳22連接,第四三極管Q4的集電極與第四繼電器K4連接;所述第五三極管Q5的基極與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腳23連接,第五三極管Q5的集電極與第五繼電器K5連接,所述第三繼電器K3、第四繼電器K4和第五繼電器K5分別與第二直流電機M2連接。
7.一種風扇,包括底座和設置于底座頂部的可轉動的風扇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內設置有PCB板,所述PCB板上印刷有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風扇的控制電路,所述風扇頭的一側設置有用于實現風扇頭正反轉的正反轉機構,所述風扇頭的底部設置有用于測量風扇頭旋轉角度的角度傳感器,所述正反轉機構和角度傳感器分別與PCB板電性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轉機構包括搖桿機構、第一直流電機、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第一直流電機與第一齒輪連接,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嚙合,所述第二齒輪與搖桿機構的一端連接,搖桿機構的另一端與所述底座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風扇,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中心軸和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開設有通孔,所述角度傳感器通過所述通孔與所述中心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職業技術學院,未經佛山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79235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天然氣模塊橇裝管道系統同步試壓裝置
- 下一篇:一種袋包水泥裝車輸送機緩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