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精密軸承加工用合套儀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781777.7 | 申請日: | 2020-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775217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卞智毅;邵秀華;索廣義;侯海通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鑫凱軸承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43/04 | 分類號: | F16C43/04 |
| 代理公司: | 洛陽市凱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2 | 代理人: | 霍炬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陽市高新區中國(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精密 軸承 工用 合套儀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精密軸承加工用合套儀,包括機架、供料裝置和輥筒輸送機,所述機架上安裝有帶動插塊上下、左右移動的平移機構;所述插塊插在軸承內圈中。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合套儀設計有墊環,能夠在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恢復同心的過程中不卡滾珠,更不會出現跳珠刮傷滾道壁的問題,有效保證了軸承質量,適合精密軸承組裝使用,實用性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精密軸承加工用合套儀。
背景技術
合套儀是軸承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組裝設備,軸承在安裝鋼球的時候,先將軸承內圈放入軸承外圈內,并使之產生一定的偏心度,然后由合套儀在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間距最大的位置放入鋼珠,接著通過合套儀上的拉力機構將軸承內圈恢復到和軸承外圈同心的位置,這基本上也是合套儀的工作原理。
然而,現有的合套儀在工作過程中經常出現卡珠問題,尤其在拉力機構將軸承內圈回拉、恢復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同心的時候,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極易被滾珠卡住而無法實現同心,影響軸承組裝,嚴重的還會將滾珠從滾道中擠出,損壞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的滾道壁,這對于精密軸承的組裝來說是不能接受的,基于此,有必要對現有的合套儀進行改進,使其在組裝過程中不出現卡珠問題、更不會出現跳珠現象,從而滿足精密軸承組裝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精密軸承加工用合套儀,以解決現有的合套儀使用時易出現卡珠、跳珠等問題,無法滿足精密軸承組裝的要求。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合套儀設計有墊環,能夠在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恢復同心的過程中不卡滾珠,更不會出現跳珠刮傷滾道壁的問題,有效保證了軸承質量,適合精密軸承組裝使用,實用性好,詳見下文闡述。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精密軸承加工用合套儀,包括機架、供料裝置和輥筒輸送機,所述機架上安裝有帶動插塊上下、左右移動的平移機構;所述插塊插在軸承內圈中;
所述輥筒輸送機上放置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固定安裝有多個墊環,所述墊環的外壁呈圓形、內壁呈橢圓形,且橢圓的短軸與軸承內圈的外徑相等,軸承外圈的內徑與墊環的外徑相等,軸承外圈套在墊環外壁上不能水平移動,軸承內圈位于墊環內能沿著橢圓長軸方向水平移動,軸承外圈和軸承內圈的最大間距不小于滾珠的直徑。
作為本案的重要設計,所述插塊緊插在軸承內圈中,所述插塊上安裝有帶動其自轉的電機,所述電機與平移機構固定連接。
作為本案的優化設計,所述電機為輪轂電機。
作為本案的優化設計,所述平移機構包括帶動插塊上下移動的升降裝置和帶動升降裝置左右水平移動的拉伸裝置,所述拉伸裝置固定安裝在機架上。
作為本案的優化設計,所述升降裝置、拉伸裝置為氣缸。
作為本案的優化設計,所述供料裝置包括存儲滾珠的儲料斗和向軸承滾道中輸送滾珠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上安裝有計算下料管排出的滾珠數量的計數裝置和控制下料管下料的閥門。
作為本案的優化設計,所述計數裝置為光電計數器,所述閥門為電磁閥,所述供料裝置還包括根據光電計數器記錄的計數信息控制電磁閥動作的控制器。
作為本案的優化設計,所述安裝板和墊環上設置有螺孔,墊環通過螺釘與安裝板可拆卸固定連接。
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合套儀設計有墊環,能夠在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恢復同心的過程中不卡滾珠,更不會出現跳珠刮傷滾道壁的問題,有效保證了軸承質量,適合精密軸承組裝使用,實用性好。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鑫凱軸承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洛陽鑫凱軸承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78177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沖孔加工模具
- 下一篇:一種基座型金屬減振器的變阻尼摩擦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