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干式螺旋真空泵用降噪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767578.0 | 申請日: | 2020-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272549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宋來富;甘小燕;董新平;夏春舉;胡清云;陳星星;魏統舉;湯濤;萬志兵;夏春澳;彭創創;張磊;吳冬冬;常成;毛澤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凱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29/04 | 分類號: | F04C29/04;F04C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王瑩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螺旋 真空泵 用降噪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干式螺旋真空泵用降噪裝置,屬于干式螺旋真空泵技術領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中部開設有安裝槽且安裝槽的內部活動安裝有降噪罩,所述降噪罩的外壁面四角處均固定安裝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上均螺紋連接有緊固螺桿,同時緊固螺桿與底板上的螺紋孔螺紋連接,本實用新型一種干式螺旋真空泵用降噪裝置,通過將降噪罩插在安裝槽中,并轉動緊固螺桿將緊固螺桿與底板連接,再將輸水管與接入口連接,這樣當啟動螺旋真空泵時,水流通過接入口進入到第二密閉導流通道、拱形散熱管道、第一密閉導流通道,再從進水管進入螺旋真空泵的內部,那么利用拱形散熱管道可以對螺旋真空泵進行散熱,從而提高螺旋真空泵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干式螺旋真空泵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干式螺旋真空泵用降噪裝置。
背景技術
真空泵是指利用機械、物理、化學或物理化學的方法對被抽容器進行抽氣而獲得真空的器件或設備;通俗來講,真空泵是用各種方法在某一封閉空間中改善、產生和維持真空的裝置;按真空泵的工作原理,真空泵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即氣體捕集泵和氣體傳輸泵,其廣泛用于冶金、化工、食品、電子鍍膜等行業;
傳統裝置存在以下不足:
目前,大多數干式螺旋真空泵在工作時會產生一定的噪音,而傳統的僅僅使用普通的罩子罩住,這樣降噪效果并不好,并且干式螺旋真空泵在進行使用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熱量,現有的都是直接暴露在外部,而暴露在外部真空泵在工作時由于電動機不停的運轉,摩擦空氣產生靜電,會吸附灰塵,那么灰塵進入到螺旋真空泵內部之后,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干式螺旋真空泵用降噪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干式螺旋真空泵用降噪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中部開設有凹槽且凹槽的內部活動安裝有降噪罩,所述降噪罩的外壁面四角處均固定安裝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上均螺紋連接有緊固螺桿,同時緊固螺桿與底板上的螺紋孔螺紋連接,所述降噪罩的內壁、外壁之間設有安裝槽且安裝槽的底端面延伸穿出降噪罩,所述安裝槽的內部活動安裝有聚酯纖維吸音板,所述凹槽的內部底端固定安裝有裝配板且裝配板上配設有若干個第二安裝孔,同時第二安裝孔的孔徑相同。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降噪罩的內壁面兩側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密閉導流通道、第二密閉導流通道,同時第一密閉導流通道的一端固定安裝有進水管,所述第一密閉導流通道、第二密閉導流通道之間固定安裝有拱形散熱管道,所述降噪罩的外壁面固定安裝有接入口,同時接入口與第二密閉導流通道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降噪罩的外壁面固定安裝有教學記錄板且教學記錄板的內壁、外壁之間固定安裝有鐵片,同時教學記錄板的外壁面依次設有若干個磁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四角處均開設有第一安裝孔且第一安裝孔的孔徑與第二安裝孔的孔徑相同。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底板的底端面固定安裝有減震緩沖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一種干式螺旋真空泵用降噪裝置,通過將螺旋真空泵利用螺栓安裝在裝配板上,這時將進水管與螺旋真空泵的輸入端連接(此時在降噪罩的安裝槽內部設置若干個聚酯纖維吸音板,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降噪效果,而且還能對降噪效果進行測試,使得實用性更強),再將降噪罩插在安裝槽中,并轉動緊固螺桿將緊固螺桿與底板連接,再將輸水管與接入口連接,這樣當啟動螺旋真空泵時,水流通過接入口進入到第二密閉導流通道、拱形散熱管道、第一密閉導流通道,再從進水管進入螺旋真空泵的內部,那么利用拱形散熱管道可以對螺旋真空泵進行散熱,從而提高螺旋真空泵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凱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凱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76757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