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微血管吻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726455.2 | 申請日: | 2020-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69704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麗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融科創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115 | 分類號: | A61B17/115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儀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濱海新區經濟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微血管 吻合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公開了一種新型微血管吻合裝置,包括第一吻合體,所述第一吻合體的一端面沿軸向設置有1?2根第一吻合針,所述第一吻合體上還設置有沿軸向貫通的1?2個第一通孔;以及第二吻合體,所述第二吻合體的一端面設置有1?3根第二吻合針,所述第二吻合體上還設置有沿軸向貫通的1?3個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吻合針的位置、數量及大小與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數量及大小相適配,所述第二吻合針的位置、數量及大小與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數量及大小相適配。采用本實用新型裝置進行血管吻合時,血管每次只掛于兩根針上進行吻合,吻合多次,采用本實用新型裝置進行血管吻合,使得血管的變形量大大減小,解決了血管吻合過程中發生撕裂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新型微血管吻合裝置。
背景技術
血管修復重建手術主要涉及血管的各種吻合及修補成型,目前術中主要是通過手工縫合法縫合血管。
手工縫合有用具簡單、應用范圍廣等優點,但縫合技巧對醫生要求較高,能達到熟練掌握顯微外科血管吻合技術的醫生至少需要3到5年的顯微外科基礎訓練和經驗積累,即使是經過長時間手術訓練、技術嫻熟的醫生,由于手術時間長,在體力、精力、心理、情緒等諸多方面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不能做到沒有失誤,而這些人為因素造成的失誤會直接導致患者缺血性壞死甚至截肢。在涉及微血管吻合的手術中,一般手術時間長,平均手術時間為7到8個小時,中等技術水平的醫生吻合一個血管的平均時間為30分鐘,一臺手術至少要吻合3個血管,醫生的大量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血管修復吻合上,修復吻合時間直接決定手術的總時間,這樣對病人的手術耐受性要求將提高,同時麻醉、體外循環等并發癥也將提高。并且手工縫合由于縫合針的刺激和切割不可避免的會造成內膜的損傷,術后會出現血管痙攣,嚴重者會引起血栓的形成。
針對手工縫合無法避免的缺陷,業者先后發明了多種類型的專用器械,如吻合輪式吻合器械、多針芯棒縫合器械等,吻合輪式輪合器具有操作規范、統一、標準、無內膜創面、無吻合滲漏、無吻合口狹窄等優點,但其僅限于規則短端的吻合,對于不同口徑血管吻合的修補成型不能勝任。多針芯棒縫合器械是半手工半器械,雖然減少了單針單線的縫合次數,但縫合后手工打結次數沒有減少,手工縫合的各種缺陷也沒有克服。
目前手術中用于取代手工縫合方法并得到廣泛應用的器械為微血管吻合器。本器械不僅操作簡便且術后血管通暢率高,在手術中已經得到比較廣泛的應用,但在端側吻合中仍有較大難度,即將側端血管外翻掛至針環上需要花費較長時間和精力,即使掛至針環上后仍有較大應力,容易對血管造成撕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新型微血管吻合裝置,可以很好的解決血管吻合過程中發生撕裂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新型微血管吻合裝置,包括:第一吻合體,所述第一吻合體的一端面沿軸向設置有1-3 根第一吻合針,所述第一吻合體上還設置有沿軸向貫通的1-3個第一通孔;以及第二吻合體,所述第二吻合體的一端面設置有1-3 根第二吻合針,所述第二吻合體上還設置有沿軸向貫通的1-3個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吻合針的位置、數量及大小與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數量及大小相適配,所述第二吻合針的位置、數量及大小與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數量及大小相適配。
在一優選例中,所述第一吻合體和第二吻合體的形狀為圓環體的一部分。
在另一優選例中,還包括夾持裝置,所述夾持裝置包括第一抱合鉗、第二抱合鉗、組合鉗、扭簧和連接銷;所述組合鉗前端端面上設有用于固定安裝連接銷的銷孔,所述組合鉗后端設有沿組合鉗軸向向外延伸的插桿,所述第一抱合鉗、扭簧和第二抱合鉗通過連接銷固定裝配在所述組合鉗的前端端面上;所述第一抱合鉗與第二抱合鉗呈對稱設置;所述第一吻合體可拆卸的設置在所述第一抱合鉗上,所述第二吻合體可拆卸的設置在所述第二抱合鉗上;所述扭簧的兩個扭力桿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抱合鉗和第二抱合鉗上的內側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融科創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經華融科創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72645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纜護層環流在線監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氣管切開套管封堵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