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配網帶電作業用帶防弧功能防止刀閘意外脫開固定鉗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714977.0 | 申請日: | 2020-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11350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葉凌;陳岳云;郭春;陳天伍;肖閩贛;張漫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龍巖供電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9/28 | 分類號: | H01H9/28;H02B3/0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張松亭 |
| 地址: | 3640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電作業 用帶防弧 功能 防止 意外 脫開 固定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配網帶電作業用帶防弧功能防止刀閘意外脫開固定鉗,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夾持桿和第二夾持桿,所述第一夾持桿和第二夾持桿通過一轉軸轉動連接并交差設置,所述第一夾持桿以所述轉軸為界分為第一夾持段和第一握持段,所述第二夾持桿以所述轉軸為界分為第二夾持段和第二握持段,所述第一夾持段和第二夾持段之間形成用于夾持刀閘或者熔斷器的夾持槽,還包括一擋板,所述擋板的中心設有一通孔,所述轉軸橫向設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第二夾持段位于所述擋板一側,所述第一、第二握持段位于所述擋板另一側。采用本實用新型的配網帶電作業用帶防弧功能防止刀閘意外脫開固定鉗,其結構簡單,夾持穩固。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固定鉗,特別是涉及一種配網帶電作業用帶防弧功能防止刀閘意外脫開固定鉗。
背景技術
配網帶電作業,檢修過程中,操作人員不可以避免的晃動線路,從而帶動臨近的刀閘或者熔斷器一起晃動,這樣,刀閘的刀片或者熔斷器的熔絲容易突然脫出,特別是一些老舊的刀閘或者熔斷器,造成線路在刀閘或者熔斷器局部放電、產生強大弧光,危及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配網帶電作業用帶防弧功能防止刀閘意外脫開固定鉗,其克服了背景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配網帶電作業用帶防弧功能防止刀閘意外脫開固定鉗,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夾持桿和第二夾持桿,所述第一夾持桿和第二夾持桿通過一轉軸轉動連接并交差設置,所述第一夾持桿以所述轉軸為界分為第一夾持段和第一握持段,所述第二夾持桿以所述轉軸為界分為第二夾持段和第二握持段;所述第一夾持段和第二夾持段之間形成用于夾持刀閘或者熔斷器的夾持槽,還包括彈力件,所述彈力件張緊于所述第一夾持桿和第二夾持桿之間從而使所述第一夾持段的末端和第二夾持段的末端壓靠在一起,還包括一擋板,所述擋板的中心設有一通孔,所述轉軸橫向設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第二夾持段位于所述擋板一側,所述第一、第二握持段位于所述擋板另一側。
在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擋板垂直于所述第一夾持桿和第二夾持桿所在的平面設置。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擋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夾持桿和第二夾持桿之間的最大距離。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彈力件是扭簧,所述扭簧套在所述轉軸上,所述扭簧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夾持桿,另一端連接第二夾持桿。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握持段的尾端、所述第二握持段的尾端分別套有防滑套。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夾持桿的第一夾持段分為依次連接的第一豎直段、第一水平段和第一傾斜段,所述第一豎直段的底端連接有第一夾持塊,所述第二夾持桿的第二夾持段分為相互連接的第二豎直段、第二水平段和第二傾斜段,所述第二豎直段的頂端連接有第二夾持塊,第一夾持塊和第二夾持塊壓靠在一起。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夾持塊、第二夾持塊相向的一面分別設有防滑槽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擋板為圓盤狀,所述通孔為矩形孔,所述轉軸橫向連接在所述通孔的中部。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擋板、所述第一夾持桿、第二夾持桿均為絕緣材料。
本技術方案與背景技術相比,它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夾持桿和第二夾持桿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手握第一握持段和第二握持段,將刀閘或者熔斷器夾持在第一夾持桿和第二夾持桿之間的夾持槽內,較好的避免,檢修過程中,刀閘的刀片或者熔斷器的熔絲意外脫出。同時,擋板用于抵擋意外情況時,刀閘或者熔斷器部位產生的電弧,較好的保護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龍巖供電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未經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龍巖供電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7149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