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鍋爐爐腔高效組合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681197.0 | 申請日: | 2020-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17920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徐衍樹;秦延山;安豐寶;魏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誠達熱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H1/43 | 分類號: | F24H1/43;F24H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鍋爐 高效 組合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鍋爐爐腔高效組合系統,包括鍋爐及其燃燒室,鍋爐內部設有若干盤管陣列,所述盤管陣列包括管狀結構的內層盤管陣列和若干外層盤管陣列,所述內層盤管陣列一端所述燃燒室設有燃燒器的一側密閉連接,所述外層盤管陣列依次位于所述內層盤管陣列外側并交錯分布,內層盤管陣列和外層盤管陣列之間構成與所述燃燒室連通的蛇形結構分布的煙道,所述內層盤管陣列中部具有曲線結構的仿形段;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通過對盤管陣列的結構分布進行布局,使其在燃燒器燃燒過程中可以快速有效的吸收燃燒機燃氣熱量,可以保障鍋爐具有較好的換熱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燃氣鍋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鍋爐爐腔高效組合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鍋爐的燃燒室結構中,一般都是由盤管圍成的直筒狀結構,其各個位置與燃燒室中心軸線的距離一致,當燃燒器燃燒時,其產生的火焰是具有一定規律的,火焰的初始位置和末端位置直徑較小,相對的火焰的中部位置直徑較大,火焰燃燒時,火焰周邊與燃燒室內壁的間距不能保持最佳間隙,導致鍋爐整體不能保障較好的換熱效果。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鍋爐爐腔高效組合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鍋爐爐腔高效組合系統,包括鍋爐及其燃燒室,鍋爐內部設有若干盤管陣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盤管陣列包括管狀結構的內層盤管陣列和若干外層盤管陣列,所述內層盤管陣列一端所述燃燒室設有燃燒器的一側密閉連接,所述外層盤管陣列依次位于所述內層盤管陣列外側并交錯分布,內層盤管陣列和外層盤管陣列之間構成與所述燃燒室連通的蛇形結構分布的煙道,所述內層盤管陣列中部具有曲線結構的仿形段。
所述仿形段的直徑先由小變大、再由大變小設置。
所述內層盤管陣列兩端外側的煙道內還設有子盤管陣列,子盤管陣列也為管狀結構,且子盤管陣列將煙道分成位于其內側和外側的兩部分。
所述子盤管陣列與其外側或內側的盤管陣列同步纏繞成型。
還包括了端部盤管陣列,端部盤管陣列為平面狀結構并分別平鋪在所述鍋爐內部前端和后端的端面上。
所述鍋爐的側壁上設有出煙口,出煙口與所述煙道的外側末端連通。
所述盤管陣列的端部分別伸出鍋爐的側壁設置,并與位于鍋爐外側的集水器和分水器連接,集水器和分水器分別安裝固定在鍋爐外壁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設計合理,通過對盤管陣列的結構分布進行布局,使其在燃燒器燃燒過程中可以快速有效的吸收燃燒機燃氣熱量,可以保障鍋爐具有較好的換熱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00鍋爐、101出煙口、200燃燒器、301內層盤管陣列、302外層盤管陣列、303煙道、304子盤管陣列、305仿形段、306端部盤管陣列、401集水器、402分水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根據圖1至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鍋爐爐腔高效組合系統,包括鍋爐100及其燃燒室,鍋爐100內部設有設有若干盤管陣列,燃燒室內部用于容納燃燒器200燃燒所產生的火焰,而盤管陣列內部有循環水流通,并通過循環水將燃燒所產生的熱量吸收,使循環水溫度提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誠達熱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誠達熱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6811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野外土壤標本采集的剖面刀
- 下一篇:一種動壓式卷煙硬度測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