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康復科用鍛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672564.0 | 申請日: | 2020-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14133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黃捷;黃錦益;鐘麗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3B23/04 | 分類號: | A63B23/04;A61H15/00 |
| 代理公司: | 衡水銘啟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44 | 代理人: | 辛文斌 |
| 地址: | 533000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康復 鍛煉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康復科用鍛煉裝置,包括頂部裝置蓋以及底端焊接的裝置支架和裝置支架一側焊接的支撐架,所述頂部裝置蓋底端焊接有頂部側板,所述頂部側板的內側有焊接結構,所述頂部裝置蓋的底部焊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上面套接有滾動按摩棒,所述頂部裝置蓋一側固定焊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底端設置有握手,所述頂部裝置蓋底端設置有座位,所述座位的頂端設置有座位立板,所述支撐架的兩側設置有軌道,該康復科用鍛煉裝置通過滾動按摩棒的設置解決了長期臥床的病人而導致的背部肌肉損失問題,通過裝置踏板前后移動解決了對下半身肌肉恢復,同時通過粘接式綁帶的設置固定腿部防止在運動的過程中二次受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康復科用鍛煉裝置。
背景技術
康復科是醫院的重要科室,負責對術后病人康復鍛煉,使病、傷、殘者,包括先天性殘,已經喪失的功能盡快地、能盡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復和重建。
對于長期臥床的病人,易導致背部肌肉損失,進行康復鍛煉首先就是增加肌肉力量,現有的康復鍛煉大多針對下半身肌肉恢復,對于上半身的肌肉鍛煉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大多采用病人自然恢復的辦法,造成恢復周期延長、恢復效果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康復科用鍛煉裝置,具有多樣性、能在一部裝置中能夠同時鍛煉上肢下肢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康復科用鍛煉裝置,包括頂部裝置蓋以及底端焊接的裝置支架和裝置支架一側焊接的支撐架,所述頂部裝置蓋底端焊接有頂部側板,所述頂部側板的內側有焊接結構,所述頂部裝置蓋的底部焊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上面套接有滾動按摩棒,所述頂部裝置蓋一側固定焊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底端設置有握手,所述頂部裝置蓋底端設置有座位,所述座位的頂端設置有座位立板,所述支撐架的兩側設置有軌道,所述軌道中套接有軌道連接桿,所述軌道連接桿的底端連接有轉珠,所述轉珠連接粘接式綁帶,所述支撐架的底端設置有底部托盤,所述底部托盤的頂端設置有滑動桿,所述滑動桿縫合連接置腳踏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康復科用鍛煉裝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頂部裝置蓋的底端焊接有五根連接桿,且五根連接桿均套接有滾動按摩棒,其滾動按摩棒為圓柱式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康復科用鍛煉裝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滾動按摩棒的外側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同等大小的凸點。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康復科用鍛煉裝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置腳踏板的頂端粘合有防滑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康復科用鍛煉裝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連接桿的一端焊接于頂部裝置蓋上,另一端則焊接于座位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康復科用鍛煉裝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粘接式綁帶為中空圓柱體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康復科用鍛煉裝置通過滾動按摩棒的設置解決了長期臥床的病人而導致的背部肌肉損失問題,通過裝置踏板前后移動解決了對下半身肌肉恢復,同時通過粘接式綁帶的設置固定腿部防止在運動的過程中二次受傷。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的裝置支架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底部托盤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支撐架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的粘接式綁帶展開圖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未經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6725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印刷機底板
- 下一篇:一種可靈活組合的建筑工地除塵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