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指紋識別裝置和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667485.0 | 申請日: | 2020-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65367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婁椿杰;胡現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郭翱杰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指紋識別 裝置 電子設備 | ||
本公開是關于一種指紋識別裝置和電子設備,屬于電子設備技術領域。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指紋識別裝置,包括:顯示面板、背光組件、指紋識別模組和光源模組;其中,背光組件位于指紋識別模組的上表面,顯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組件的上表面;光源模組位于背光組件上,且位于顯示面板正投影范圍外的區域。本公開實施例通過將光源模組設置在背光組件上,在進行屏下指紋識別時,光源模組提供的光僅需穿透一次背光組件就可到達指紋識別模組,減少了光線損失,提高了解鎖效率。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電子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指紋識別裝置和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屏下指紋識別是在電子設備顯示屏以下完成的識別技術。電子設備顯示屏一般包括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屏和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顯示器)顯示屏。OLED顯示屏的屏下指紋識別已被廣泛應用,為了促進屏下指紋識別的應用范圍,針對LCD顯示屏的屏下指紋識別應運而生。
相關技術中,具有LCD顯示屏的電子設備包括:顯示面板、背光組件和中框。背光組件的背光層對光具有不可穿透性,因此,該電子設備實現屏下指紋識別時,需要在與顯示面板上的指紋識別區域對應的中框上開多個通孔,在每個通孔對應的位置設置紅外燈,該多個紅外燈設置在指紋識別模組的周圍,通過多個紅外燈為指紋識別模組提供光源,從而實現屏下指紋識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指紋識別裝置和電子設備,能夠減少光線損失,提高解鎖效率。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指紋識別裝置,所述指紋識別裝置包括:顯示面板、背光組件、指紋識別模組和光源模組;
所述背光組件位于所述指紋識別模組的上表面,所述指紋識別模組為根據所述光源模組提供的光源進行屏下指紋識別的模組;
所述顯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組件的上表面;
所述光源模組位于所述背光組件上,且位于所述顯示面板正投影范圍外的區域。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指紋識別裝置還包括:背光邊框;
所述背光邊框位于所述背光組件的下表面;
所述背光邊框上設有與所述指紋識別模組對應的第一通孔;
所述光源模組提供的光依次穿過所述顯示面板、所述背光組件和所述背光邊框,通過所述第一通孔到達所述指紋識別模組。
在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指紋識別裝置還包括:保護蓋板;
所述保護蓋板位于所述顯示面板的上表面;
所述保護蓋板上設置有油墨區;
所述油墨區位于所述顯示面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顯示面板的周圍;
所述光源模組位于所述背光組件和所述油墨區之間,且位于所述油墨區的正投影范圍內。
在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顯示面板包括:指紋識別區域;
所述指紋識別模組位于所述指紋識別區域的下方;
所述光源模組和所述指紋識別區域所形成的平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在預設角度范圍內。
在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背光組件包括:電路基板和背光模組;
所述電路基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組的上表面;
所述背光模組位于所述指紋識別模組的上表面;
所述顯示面板位于所述電路基板的上表面;
所述光源模組位于所述電路基板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6674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力變壓器接線柱保護裝置
- 下一篇:天線組件和無線通信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