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漏液檢測裝置及其電池模組和電池包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646114.4 | 申請日: | 2020-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66871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鄧江南;姜斌;劉晨南;向姜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塔菲爾動力系統有限公司;江蘇塔菲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塔菲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18 | 分類號: | G01M3/18;H01M10/42;H01M10/48 |
| 代理公司: | 江蘇銀創律師事務所 32242 | 代理人: | 孫計良 |
| 地址: | 211113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測 裝置 及其 電池 模組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漏液檢測裝置及其電池模組和電池包。該漏液檢測裝置包括帶狀體和設置在所述帶狀體端部的接線部。沿帶狀體的長條方向,帶狀體內設置有兩根相互平行并埋設在絕緣體內的導線,兩根導線連接接線部。沿著導線布置方向,帶狀體的上表面設置有若干導線窗。導線窗在絕緣體上開口,使得導線裸露。該電池包內的電池模組的底板上設置有漏液檢測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導線窗與導線窗上方的電池之間形成毛細孔或毛細管,從而使得導線窗能夠通過毛細效應吸附電池模組內的電池漏液,而電池漏液將兩根導線短路,由此使得檢測兩根導線之間的電阻即可判斷電池是否存在漏液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模組和電池包中的電池漏液檢測以及液冷泄漏檢測。
背景技術
在電動汽車中,由電池蓄能模塊提供電能,再由電動機將電能轉換成汽車行進的動能。因此在電動汽車領域中,電池蓄能模塊是關鍵技術。現有技術中,電動汽車的電池蓄能模塊通常通過電池包實現,而電池包內包含有若干電池模組,而每個電池模組內設置有若干電池。現有技術中,電池模組內的電池包含有電解液。電動汽車行進過程的震動和碰撞、以及電池年限,可能導致電池破損,發生電解液泄漏。此外,電池包內通常還設置有液冷系統用以解決電池的散熱問題。電動汽車行進過程的震動和碰撞、以及以及液冷系統的年限同樣可能導致液冷系統管道或管道接口破損,發生漏液。電池漏液和液冷系統的漏液毫無疑義地會導致各種安全問題。因此電池包通常設置有漏液檢測裝置或系統。
現有技術中,漏液檢測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專利文獻CN 110243551 A所公開的《電池包、漏液檢測方法及裝置》中,通過線纜式水浸傳感器的阻值變化檢測是否漏液;再比如專利文獻CN 108318827 A所公開的《漏液檢測裝置、系統及電動車》中,通過檢測電池模塊的負極與接地點之間的電阻以及電池變化情況,判斷是否存在液體泄漏;再比如專利文獻CN 207780204 U所公開的《液體泄漏檢測裝置和電池的液冷系統》中,通過正極層和負極層在漏液時所產生的電化學反應所返回的電信號判斷是否存在漏液。
現有技術中,電池模組和電池包中漏液檢測的主要問題并不在于在于漏液檢測器檢測漏液本身的技術,而在于電池漏液情形的特殊性。電池發生漏液時,通常在電池上方的正極和負極處泄漏,因此,所泄漏的液體量通常比較少,一般不會超過50ml。這種少量泄漏的液體難以到達漏液檢測裝置處,甚至液體未流到漏液檢測裝置處時就被電池包內的高溫環境給蒸發干了,由此而無法被漏液檢測裝置檢測到。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電池發生漏液時,通常在電池上方的正極和負極處泄漏,因此所泄漏的液體量通常比較少,這種少量泄漏的液體難以到達漏液檢測裝置處,而無法被漏液檢測裝置檢測到。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漏液檢測裝置,包括帶狀體和設置在所述帶狀體端部的接線部;沿所述帶狀體的長條方向,所述帶狀體內設置有兩根相互平行并埋設在絕緣體內的導線;兩根導線連接所述接線部;沿著所述導線布置方向,所述帶狀體的上表面設置有若干導線窗;所述導線窗在絕緣體上開口,使得所述導線裸露。
進一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漏液檢測裝置,所述導線窗在絕緣體上的開口深度不超過1.0mm。
進一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漏液檢測裝置,所述導線窗由兩個相互獨立的開口組成;兩個相互獨立的開口分別對應兩根導線。
進一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漏液檢測裝置,所述導線窗是一個連通兩根導線的開口。
進一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漏液檢測裝置,所述導線窗的開口內填充有多孔親水性材料。
進一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漏液檢測裝置,所述帶狀體的上表面還鋪設有一層多孔親水性材料。
進一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漏液檢測裝置,所述帶狀體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導線由柔性金屬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塔菲爾動力系統有限公司;江蘇塔菲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塔菲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塔菲爾動力系統有限公司;江蘇塔菲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塔菲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64611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裝甲車輛電機拖動教學的編程教具
- 下一篇:屏蔽型可觸摸避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