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潤滑履帶用氣密性檢測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574687.0 | 申請日: | 2020-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65198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鄧莉;竇小冬;王旭;董春鋒;薛楓;張傳斌;張長;劉彬;王貝;常艷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徐工履帶底盤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26 | 分類號: | G01M3/26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聯專利事務所 32220 | 代理人: | 潘顯端 |
| 地址: | 221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潤滑 履帶 氣密性 檢測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屬于潤滑履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潤滑履帶用氣密性檢測的裝置,包括依序連接的氣源、調節閥、球閥和連接組件,連接組件包括頂板,頂板的中部卡裝有接頭,接頭兩側的頂板上通過外六角螺母固定有雙頭螺柱,兩根所述雙頭螺柱的另一端均固定有一根底板,頂板和底板壓緊在履帶上;球閥的出氣口通過管路穿過接頭伸入銷軸的中空孔內,接頭與銷軸的中空孔間設有密封圈;球閥出氣口的管路上設有壓力表。本申請的檢測裝置結構簡單,可實現潤滑履帶的正壓氣密性檢測功能,同時接頭還可以作為抽真空注油工序的注油頭。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潤滑履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潤滑履帶用氣密性檢測的裝置。
背景技術
潤滑履帶區別于普通履帶,軸和套之間采用液態潤滑油,使用時軸和套之間通過油膜傳遞牽引力,相互旋轉,較普通密封式和干式壽命大大提高。但液態潤滑油流動性好,更容易出現漏油、滲油市場故障,因此在履帶壓裝后和注油之前,通過注油孔對潤滑鏈軌進行正壓氣密性檢測至關重要。目前,常用的正壓氣密性檢測裝置,結構形式復雜,造價高,適用于批量化生產,通過銷軸端部密封進行正壓氣密性檢測,對銷軸端部的粗糙度要求較高,增加潤滑鏈軌的制造成本。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潤滑履帶用氣密性檢測的裝置,該裝置結構簡單,可實現潤滑履帶的正壓氣密性檢測功能,同時接頭還可以作為抽真空注油工序的注油頭。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潤滑履帶用氣密性檢測的裝置,包括依序連接的氣源、調節閥、球閥和連接組件,連接組件包括頂板,頂板的中部卡裝有接頭,接頭兩側的頂板上通過外六角螺母固定有雙頭螺柱,兩根所述雙頭螺柱的另一端均固定有一根底板,頂板和底板壓緊在履帶上;球閥的出氣口通過管路穿過接頭伸入銷軸的中空孔內,接頭與銷軸的中空孔間設有密封圈;球閥出氣口的管路上設有壓力表。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上開有螺紋孔,雙頭螺柱與底板螺紋連接;所述頂板上開有光孔,外六角螺母的螺桿部伸入頂板的光孔內與雙頭螺柱螺紋連接,且外六角螺母將頂板卡在雙頭螺柱的軸肩上。
進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為O型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請的檢測裝置結構簡單,可實現潤滑履帶的正壓氣密性檢測功能,同時接頭還可以作為抽真空注油工序的注油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組件示意圖;
圖中,1、氣源,2、調壓閥,3、球閥,4、壓力表,5、連接組件,51、底板Ⅰ,52、頂板,53、雙頭螺柱Ⅰ,54、外六角螺母Ⅰ,55、接頭,56、密封圈,57、雙頭螺柱Ⅱ,58、外六角螺母Ⅱ,59、底板Ⅱ,6、鏈軌節Ⅰ,7、銷軸,8、潤滑鏈軌密封圈,9、銷套,10、鏈軌節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壓裝好的潤滑履帶鏈軌(至少兩節)擺放至試驗工作臺上,本實施例以兩節鏈軌節為例進行說明,銷軸7套裝在銷套9中,并將鏈軌節Ⅰ6和鏈軌節Ⅱ10連接為一體,銷軸7上還套裝有潤滑鏈軌密封圈8。使用氣管與接頭按圖1所示將氣源1、調壓閥2、球閥3、壓力表4連接起來;將O型的密封圈56裝到接頭55上的溝槽內,將接頭55插入銷軸7,將頂板52裝到接頭55上,將雙頭螺柱Ⅰ53穿過頂板52與底板Ⅰ51通過螺紋連接,將外六角螺母Ⅰ54擰緊至雙頭螺柱Ⅰ53上;同理將雙頭螺柱Ⅱ57穿過頂板52與底板Ⅱ59通過螺紋連接,將外六角螺母Ⅱ58擰緊至雙頭螺柱Ⅱ57上,外六角螺母Ⅰ54和外六角螺母Ⅱ58將頂板52卡在接頭55上。設置好正壓檢測壓力和正壓檢測時間,進行正壓氣密性檢測試驗。通過調壓閥2設置好氣壓,以0.4MPa為例,將球閥3關閉,人工計時,規定時間內,以1min為例,壓力表4示數下降不高于指定數值,則判定潤滑履帶當前節正壓氣密性檢測合格。當檢測合格后,還可將接頭55的氣管更換成抽真空注油管路,設置好真空度和注油量,啟動抽真空注油試驗按鈕,進行注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徐工履帶底盤有限公司,未經徐州徐工履帶底盤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5746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