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霧化吸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573220.4 | 申請日: | 2020-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789350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高靜;唐豐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1/00 | 分類號: | A61M11/00;A61M16/0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于鵬 |
| 地址: | 710061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霧化 吸氧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霧化吸氧裝置,包括吸氧器、霧化器、呼吸罩、第一連接管路、吸痰機以及第二連接管路,吸氧器用于與供氧設備連通;呼吸罩用于罩在霧化對象的口腔部位,吸氧器和霧化器均通過第一連接管路與呼吸罩連通,以將氧氣和霧化氣體輸送至呼吸罩內以供霧化對象呼吸;吸痰機通過第二連接管路與呼吸罩連通;吸痰機用于在第二連接管路內產生負壓,第二連接管路與呼吸罩連接的一端用于在霧化對象需要排痰時插入霧化對象的口腔內以將霧化對象的口腔內的痰液吸出。從而在患者進行霧化吸氧的過程中無需將呼吸罩取下即可直接為患者進行吸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患者在進行霧化吸氧的過程中排痰不方便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具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霧化吸氧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臨床醫療領域,患者在進行霧化吸氧的過程中喉嚨內經常會產生大量痰液,為了使患者能夠將痰液排出,在霧化吸氧過程中需要頻繁地將呼吸罩取下,不僅操作麻煩,而且影響霧化吸氧正常進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霧化吸氧裝置,以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患者在進行霧化吸氧的過程中排痰不方便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霧化吸氧裝置,包括:吸氧器和霧化器,吸氧器用于與供氧設備連通;呼吸罩,呼吸罩用于罩在霧化對象的口腔部位,吸氧器和霧化器均通過第一連接管路與呼吸罩連通,以將氧氣和霧化氣體輸送至呼吸罩內以供霧化對象呼吸;吸痰機,吸痰機通過第二連接管路與呼吸罩連通;其中,吸痰機用于在第二連接管路內產生負壓,第二連接管路與呼吸罩連接的一端用于在霧化對象需要排痰時插入霧化對象的口腔內以將霧化對象的口腔內的痰液吸出。
進一步地,第一連接管路包括:三通管;輸氧管,輸氧管的一端與吸氧器連通,輸氧管的另一端與三通管的第一端口連通;霧化管,霧化管的一端與霧化器連通,霧化管的另一端與三通管的第二端口連通;混合管,混合管的一端與三通管的第三端口連通,混合管的另一端與呼吸罩連通以將氧氣和霧化氣體輸送至呼吸罩以供霧化對象呼吸。
進一步地,第二連接管路包括:第一吸痰管,第一吸痰管的第一端與吸痰機連通;儲液瓶,第一吸痰管的第二端與儲液瓶連通以在吸痰機工作時在儲液瓶內產生負壓;第二吸痰管,第二吸痰管的第一端與儲液瓶連通,第二吸痰管的第二端與呼吸罩連通;其中,霧化對象需要排痰時,第二吸痰管的第二端穿過呼吸罩并插入霧化對象的口腔內以將霧化對象的口腔內的痰液吸引至儲液瓶內。
進一步地,第一吸痰管的第二端位于儲液瓶內靠近瓶口的位置,第二吸痰管的第一端位于儲液瓶內靠近瓶底的位置。
進一步地,呼吸罩上開設有出氣口;其中,第二吸痰管的第二端通過出氣口插入霧化對象的口腔內。
進一步地,出氣口上可拆卸地設置有透氣網;其中,透氣網用于在未吸痰狀態時設置在出氣口上以使霧化對象正常呼氣。
進一步地,第二連接管路還包括:連接塞,可拆卸地塞入出氣口內,連接塞上開設有滑孔;其中,霧化對象需要排痰時,第二吸痰管的第二端穿過滑孔延伸至呼吸罩內并插入霧化對象的口腔內。
進一步地,呼吸罩上設置有固定帶,呼吸罩通過固定帶固定在霧化對象的頭部以使呼吸罩罩在霧化對象的口腔部位。
進一步地,霧化吸氧裝置還包括:移動小車;其中,霧化器和吸痰機均設置在移動小車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未經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57322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