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壓力密封安全防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564658.6 | 申請日: | 2020-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480102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崔文漢;楊長厚;趙燕博;劉存信;張翠翠;王連增;崔相強;張玉真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萬邦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J13/24 | 分類號: | F16J13/24 |
| 代理公司: | 青島高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杜亞男 |
| 地址: | 257500 山東省東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壓力 密封 安全 防護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壓力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壓力密封安全防護裝置,包括盲板蓋、導向銷釘、牽引銷釘、牽引盤、動力氣缸、傳導線、動力銷釘以及保護蓋;牽引盤中心通過活動銷釘固定在盲板蓋中心上;盲板蓋上均布固定若干個導向銷釘;牽引盤上均布固定若干個牽引銷釘和一個動力銷釘,所述導向銷釘的數量、牽引銷釘的數量以及保護蓋的數量均相同;每個保護蓋的一端與相應的牽引銷釘連接,保護蓋上還開設有導向槽,每個導向銷釘貫穿在相應的導向槽中;動力氣缸通過鉸軸固定在盲板該上,其輸出端與動力銷釘連接;動力氣缸上還設置有傳導線,傳導線引至壓力容器本體內;通過本裝置的控制,能夠有效避免人員誤操作帶來的傷害風險。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壓力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壓力密封安全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壓力容器在使用過程中,通常需要對內部進行檢查、維修或更換損耗件,而這一切需要經過設備上保留的人孔、手孔或觀察孔來實現,在這一步驟的實施過程中,因為壓力未完全放空而導致的安全事故屢見不鮮。即使是在這些位置明顯的標記有提示語,也不能有效的阻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設計一種能夠保護人員,防止事故發生的壓力密封安全防護裝置是十分必要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壓力密封安全防護裝置,能夠保護人員,防止事故發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壓力密封安全防護裝置,包括盲板蓋、導向銷釘、牽引銷釘、牽引盤、動力氣缸、傳導線、動力銷釘以及用于蓋住盲板蓋上螺帽的保護蓋;所述牽引盤中心通過活動銷釘固定在盲板蓋中心上,整個牽引盤能夠繞中間的活動銷釘旋轉;所述盲板蓋上均布固定若干個導向銷釘;牽引盤上均布固定若干個牽引銷釘和一個動力銷釘,所述導向銷釘的數量、牽引銷釘的數量以及保護蓋的數量均相同;每個保護蓋的一端與相應的牽引銷釘連接,保護蓋上還開設有導向槽,每個導向銷釘貫穿在相應的導向槽中;所述動力氣缸通過鉸軸固定在盲板該上,其輸出端與動力銷釘連接;動力氣缸上還設置有傳導線,傳導線引至壓力容器本體內,使動力氣缸內部與壓力容器本體內部壓力貫通。
優選的,所述動力氣缸為單作用氣缸,包括彈簧、氣缸壁、活塞、進氣口、缸體和缸桿;所述缸體內設置有彈簧和活塞,彈簧一端與缸體內壁連接,另一端與活塞一側連接,活塞另一側與缸桿連接,缸桿穿過缸體與動力銷釘連接;所述傳導線與缸體上的進氣口連接;當壓力容器帶有壓力時,壓力氣體通過傳導線進入缸體,缸體的缸桿處于收縮狀態,當壓力氣體去除時,缸體內的彈簧會將缸桿彈出,缸體的缸桿處于伸長狀態。
優選的,所述導向銷釘的數量、牽引銷釘的數量以及保護蓋的數量均與盲板蓋上螺帽的數量相同,每個螺帽均由一個保護蓋蓋住。
優選的,當盲板蓋上螺帽被保護蓋完全蓋住,鎖閉保護狀態時,導向銷釘位于導向槽內遠離螺帽的一端;當盲板蓋上螺帽完全裸露,解鎖狀態時,導向銷釘位于導向槽內靠近螺帽的一端。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壓力密封安全防護裝置,在使用時,分為兩種狀態:當壓力容器內部有壓力時,本裝置將處于鎖閉保護狀態,防止人員誤操作而松卸螺栓;當壓力容器內部沒有壓力時,本裝置將處于解鎖狀態,可以進行松卸螺栓,打開孔蓋等操作。通過本裝置的控制,能夠有效避免人員誤操作帶來的傷害風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解鎖狀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鎖閉保護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動作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動力氣缸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應用實例壓力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萬邦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萬邦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56465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