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減少油損的機械加工用上油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556947.1 | 申請日: | 2020-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97649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0 |
| 發明(設計)人: | 石昆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昌縣伯朝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N7/00 | 分類號: | F16N7/00;F16N2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紹***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減少 機械 工用 上油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減少油損的機械加工用上油裝置,包括管件輸送裝置和彈簧,所述管件輸送裝置的上方設置有滑輪,且滑輪的上方連接有安裝側架,所述安裝側架的頂端固定有頂架,且頂架的內部固定有油箱,所述油箱的右側固定有驅動電機,所述油箱的輸出端連接有緩沖面板,且緩沖面板的下方連接有輸送油管,所述絲桿的中部外側連接有上油塊,且上油塊的左側內部連接有滑桿,所述上油塊的內部設置有噴油塊,所述第一緩沖塊的右側設置有第二緩沖塊,所述彈簧設置在第二緩沖塊的外側。該可減少油損的機械加工用上油裝置,能夠有效的減少油損,且方便調節上油的高度,而且適用于不同直徑的軸件。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可減少油損的機械加工用上油裝置。
背景技術
軸的加工具有以下步驟:備料,根據直徑尺寸選擇棒料鋼材,斷料,將棒料鍛造成鋼段,切削粗加工,去毛刺及倒角,并對軸邊緣進行倒圓處理,熱處理,磨床精加工,磨床精加工軸到尺寸要求,加工后,為了保護軸的表面不易銹蝕,一般在軸的表面進行上油處理,確保軸質量;
但常見的機械加工用上油裝置不能夠有效的減少油損,且不方便調節上油的高度,而且不適用于不同直徑的軸件,因此,我們提出一種可減少油損的機械加工用上油裝置,以便于解決上述中提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減少油損的機械加工用上油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常見的機械加工用上油裝置不能夠有效的減少油損,且不方便調節上油的高度,而且不適用于不同直徑的軸件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減少油損的機械加工用上油裝置,包括管件輸送裝置和彈簧,所述管件輸送裝置的上方設置有滑輪,且滑輪的上方連接有安裝側架,所述安裝側架的頂端固定有頂架,且頂架的內部固定有油箱,所述油箱的右側固定有驅動電機,且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絲桿,所述油箱的輸出端連接有緩沖面板,且緩沖面板的下方連接有輸送油管,所述絲桿的中部外側連接有上油塊,且上油塊的左側內部連接有滑桿,所述上油塊的內部設置有噴油塊,且噴油塊的下方設置有第一緩沖塊,所述第一緩沖塊的右側設置有第二緩沖塊,且第二緩沖塊的內部設置有送油通道,并且送油通道的內側連接有均油塊,所述彈簧設置在第二緩沖塊的外側。
優選的,所述安裝側架通過滑輪在管件輸送裝置的上方構成滑動結構,且安裝側架通過螺栓與管件輸送裝置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上油塊通過絲桿與滑桿構成滑動結構,且滑桿的中部貫穿于上油塊的內部。
優選的,所述上油塊的下表面呈圓弧形槽狀結構,且噴油塊在上油塊的內部等間距設置。
優選的,所述第一緩沖塊和第二緩沖塊的內表面均呈半圓弧狀結構,且第一緩沖塊和第二緩沖塊均在上油塊的內部構成伸縮結構。
優選的,所述送油通道在第二緩沖塊的內部等間距設置,且均油塊在第二緩沖塊的內側均勻設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可減少油損的機械加工用上油裝置,能夠有效的減少油損,且方便調節上油的高度,而且適用于不同直徑的軸件;
1.設置有送油通道和第二緩沖塊,送油通道在第二緩沖塊的內部等間距設置,送油通道的定量添加,方便將油均勻的導送在軸件的外表面,從而能夠有效的減少油損;
2.設置有上油塊、絲桿與滑桿,上油塊通過絲桿與滑桿發生上下滑動,伴隨著上油塊的上下滑動,方便調節上油的高度;
3.設置有彈簧、第一緩沖塊和第二緩沖塊,內表面均呈半圓弧狀結構的第一緩沖塊和第二緩沖塊均在上油塊的內部發生伸縮,在彈簧的作用下,適用于不同直徑的軸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昌縣伯朝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新昌縣伯朝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5569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