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兩相分離器一體化集成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20552905.0 | 申請日: | 2020-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428779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王昌堯;朱源;張平;朱國承;白劍鋒;霍富永;王晗;張俊堯;王蕊;王輝;王青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西安長慶科技工程有限責(zé)任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34 | 分類號: | E21B43/3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專利代理有限責(zé)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張馳 |
| 地址: | 710018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兩相 分離器 一體化 集成 裝置 | ||
1.一種兩相分離器一體化集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氣控制箱(54)、儀表控制箱(55)、底座(3)、設(shè)置在底座(3)上的支架(36)和位于支架(36)上的兩相分離器,所述的兩相分離器的頂端設(shè)有操作平臺(45);所述的電氣控制箱(54)和儀表控制箱(55)設(shè)在底座(3)上,所述的儀表控制箱(55)和電氣控制箱(54)與兩相分離器電連接;所述的兩相分離器包括第一氣包(24)、第二氣包(19)和兩相分離器罐體(21);所述的第一氣包(24)位于操作平臺(45)上,所述的第二氣包(19)設(shè)在兩相分離器罐體(21)頂部;所述的兩相分離器的側(cè)端面設(shè)有油氣水進口(39)、排污總出口(40)、CO2及伴生氣放空總出口(1)和CO2及伴生氣出口(2),另一端面設(shè)有油水總出口(17);所述的兩相分離器罐體(21)底部設(shè)有第一排污出口(49)、第二排污口(52)、兩相分離器罐體沖砂接口(50)和罐體底部油水出口接口(53);兩相分離器罐體(21)頂端設(shè)有CO2及伴生氣輸出接口(20)、安全閥總接口(9)、CO2及伴生氣返回管線與第一氣包接口(25)和CO2及伴生氣返回管線與兩相分離器罐體接口(27);所述的油氣水進口(39)與第一氣包(24)連接;所述的CO2及伴生氣出口(2)與第二氣包(19)連接,油水總出口(17)與罐體底部油水出口接口(53)連接;所述的排污總出口(40)與第一排污出口(49)和第二排污口(52)連接。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兩相分離器一體化集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2及伴生氣返回管線與第一氣包接口(25)和CO2及伴生氣返回管線與兩相分離器罐體接口(27)通過CO2及伴生氣返回管線(26)連接。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兩相分離器一體化集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氣水進口(39)與第一氣包(24)之間通過油氣水輸入管線(41)和第一氣包底部油氣水管線接口(46)與連接,所述的油氣水進口(39)水平端連接有油氣水輸入旁通管線(37),油氣水輸入旁通管線(37)與油水總出口(17)連接,所述的油氣水輸入旁通管線(37)上設(shè)有第七閥門(29);所述的油氣水輸入管線(41)上接有第十一閥門(38)。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兩相分離器一體化集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2及伴生氣放空總出口(1)連接有安全閥匯管管線(4),所述的安全閥總接口(9)連接有第一安全閥出口管線(22)、安全閥旁通管線(7)和第二安全閥出口管線(23),所述的第一安全閥出口管線(22)、安全閥旁通管線(7)和第二安全閥出口管線(23)匯總后與安全閥匯管管線(4)連接;所述的第一安全閥出口管線(22)上接有第十四閥門(48)、第二閥門(8)和第一安全閥(47);所述的安全閥旁通管線(7)上接有第十三閥門(43);所述的第二安全閥出口管線(23)上接有第十三閥門(43)、第一閥門(6)和第二安全閥(44)。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兩相分離器一體化集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2及伴生氣出口(2)連接有CO2及伴生氣輸出管線(5),所述的CO2及伴生氣輸出接口(20)設(shè)在第二氣包(19)上,所述的CO2及伴生氣輸出接口(20)與CO2及伴生氣輸出管線(5)連接,CO2及伴生氣輸出管線(5)上設(shè)有第四閥門(11)、智能旋進流量計(12)、調(diào)節(jié)閥(13)和第五閥門(14);CO2及伴生氣輸出管線(5)上設(shè)有CO2及伴生氣輸出管線旁通管線(18);CO2及伴生氣輸出管線旁通管線(18)上設(shè)有第三閥門(10),所述的第三閥門(10)與串聯(lián)后的第四閥門(11)、智能旋進流量計(12)、調(diào)節(jié)閥(13)和第五閥門(14)并聯(lián)設(shè)置。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西安長慶科技工程有限責(zé)任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未經(jīng)西安長慶科技工程有限責(zé)任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552905.0/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