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裝配式建筑主體防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528807.3 | 申請日: | 2020-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336775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馬文凱;徐天倫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久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26 | 分類號: | E04G21/26 |
| 代理公司: | 青島博展利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孫楠 |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鑼場鎮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配式 建筑 主體 防護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裝配式建筑工程技術施工領域,現提出如下方案,一種裝配式建筑主體防護裝置,其包括基面;基面的頂部設置有墻體,基面的底端放置有下支撐板,下支撐板的頂部固定有第一固桿架,第一固桿架內置有第一轉桿,第一轉桿的外壁固定有桿殼,桿殼的末端開設有螺紋槽,且螺紋槽的內部連接有絲桿,絲桿的末端設置有軸承;絲桿通過軸承與桿柱相連接,軸承的轉動壁與桿柱的一端相連接,桿柱的另一端端固定于第二轉桿的外壁,第二轉桿設置于第二固桿架的內部。本實用新型通過該防護裝置可形成對墻體側面的支撐效果,且安裝調節較為便捷,利于快速對墻體側面形成防護穩固的效果,大大提高工作人員使用時的便捷,也提高了工作人員工作時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裝配式建筑工程技術施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裝配式建筑主體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裝配式建筑的外墻多為預制墻板,在裝配過程中需要保證外墻體的穩固性,特別是施工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墻體連接處的穩定性。
在現有技術中對裝配式外墻進行施工安裝拼接時,一般都不具備主體防護機構,無法對墻體形成支撐穩固的作用,很容易導致施工出現偏差,導致施工的不便,也無法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為了解決上述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我們提出一種裝配式建筑主體防護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裝配式建筑主體防護裝置,通過該防護裝置可形成對墻體側面的支撐效果,且安裝調節較為便捷,利于快速對墻體側面形成防護穩固的效果,大大提高工作人員使用時的便捷,也提高了工作人員工作時的安全性,解決了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裝配式建筑主體防護裝置,包括基面;
基面的頂部設置有墻體,基面的底端放置有下支撐板,下支撐板的頂部固定有第一固桿架,第一固桿架內置有第一轉桿,第一轉桿的外壁固定有桿殼,桿殼的末端開設有螺紋槽,且螺紋槽的內部連接有絲桿,絲桿的末端設置有軸承;
絲桿通過軸承與桿柱相連接,軸承的轉動壁與桿柱的一端相連接,桿柱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轉桿的外壁,第二轉桿設置于第二固桿架的內部,第二固桿架固定于上支撐板的側壁,絲桿外壁的末端套接有轉把。
優選的,絲桿與螺紋槽的螺紋尺寸相匹配,構成轉動機構。
優選的,第一固桿架與第二固桿架均呈U形狀。
優選的,下支撐板的底端與上支撐板的右端均設置有卡釘,卡釘設置有多組,卡釘的底部呈尖頭狀。
優選的,第一轉桿的兩端插接于第一固桿架內壁的兩端,第二轉桿的兩端插接于第二固桿架內壁的兩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通過該防護裝置可形成對墻體側面的支撐效果,且安裝調節較為便捷,利于快速對墻體側面形成防護穩固的效果,大大提高工作人員使用時的便捷,也提高了工作人員工作時的安全性。
2、本實用新型通過下支撐板的底端與上支撐板的右端均設置有卡釘,在上支撐板與下支撐板與地面和墻體進行接觸時,大大增大與接觸面的摩擦力,提高支撐防護時的穩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裝配式建筑主體防護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裝配式建筑主體防護裝置的桿殼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裝配式建筑主體防護裝置的桿殼頂部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久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北久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52880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安裝的房屋建設用腳手架
- 下一篇:一種柱狀工件焊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