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化玻璃透鏡熱壓成型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512576.7 | 申請日: | 2020-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92130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3 |
| 發明(設計)人: | 熊斌;歐陽偉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賓鋼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23/00 | 分類號: | C03B23/00;C03B2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為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幸凱 |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賓市臨港經濟技術***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化 玻璃 透鏡 熱壓 成型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化玻璃透鏡熱壓成型系統,包括進料機構,用于將玻璃坯料送入到模具中;若干模具,用于實現玻璃坯料到玻璃透鏡的成型;分離機構,用于實現模具的分離,以便將玻璃坯料加入到模具中以及將模具中成型的玻璃透鏡取出;供溫機構,用于實現對模具的溫度控制;成品轉移機構,用于將模具中成型的玻璃透鏡取出、轉移;循環機構,用于實現模具在進料機構、供溫機構、成品轉移機構之間循環移動。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全線自動化生產,直接模壓成型得到符合要求的玻璃透鏡,省去了粗磨、精磨、拋光以及定心磨邊等繁瑣工序,大大提高了玻璃透鏡的生產效率,且合格率較高,有利于實現高精度光學鏡片的大批量生產。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璃透鏡成型領域,具體是一種自動化玻璃透鏡熱壓成型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光學玻璃透鏡的制作工藝流程一般是,首先利用光學玻璃熔液鑄造毛坯,然后對毛坯進行切削,以得到接近透鏡規格的厚度和曲率半徑,再進行粗磨、精磨、拋光以及定心磨邊等工序,最終得到所需規格要求的玻璃透鏡。目前,這種現有的制作工藝步驟繁多,操作相對耗時,生產效率相對較低,而目前現有的光學玻璃模壓機主要為單模具人工操作設備,雖然部分多模具設備提高了生產效率,但其產品合格率較低,難于實現高精度光學鏡片的大批量生產。為此,急需一種能夠實現光學玻璃透鏡大批量生產且工序簡單高效的成型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化玻璃透鏡熱壓成型系統,解決現有光學玻璃透鏡成型工藝復雜且生產效率不高,無法實現玻璃透鏡大批量生產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動化玻璃透鏡熱壓成型系統,包括進料機構,用于將玻璃坯料送入到模具中;
若干模具,用于實現玻璃坯料到玻璃透鏡的成型;
分離機構,用于實現模具的分離,以便將玻璃坯料加入到模具中以及將模具中成型的玻璃透鏡取出;
供溫機構,用于實現對模具的溫度控制;
成品轉移機構,用于將模具中成型的玻璃透鏡取出、轉移;
循環機構,用于實現模具在進料機構、供溫機構、成品轉移機構之間循環移動。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進料機構包括料斗以及設置在料斗下方出料口處的螺旋加熱器,所述螺旋加熱器包括電熱芯以及呈螺旋包裹在電熱芯外部的螺旋加熱管,所述螺旋加熱管的出料端設置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的出料端連通有一導料管,所述導料管的下端管口為玻璃坯料出料口。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相對的中心處設有與玻璃透鏡形狀相匹配的凹槽。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分別設有用于對準合模的錐銷、錐孔。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分別安裝有電磁鐵和鐵芯,所述電磁鐵采用電磁感應的方式供電,所述進料機構與成品轉移機構之間的傳送鏈路上設有電磁感應供電區。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分離機構包括進料分離裝置和成品轉移分離裝置,所述進料分離裝置包括第一轉位機、第一氣缸、第一伸縮桿以及第一電磁鐵,所述第一氣缸設置在所述第一轉位機的轉動端,所述第一伸縮桿與所述第一氣缸聯動,所述第一電磁鐵固定于所述第一伸縮桿的伸縮端,所述上模具的頂面固定有一鐵塊;
所述成品轉移分離裝置包括第二轉位機、第二氣缸、第二伸縮桿以及第二電磁鐵,所述第二氣缸設置在所述第二轉位機的轉動端,所述第二伸縮桿與所述第二氣缸聯動,所述第二電磁鐵固定于所述第二伸縮桿的伸縮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賓鋼貓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宜賓鋼貓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51257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