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神經科偏癱患者下肢肌力訓練儀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475061.4 | 申請日: | 2020-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031192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呂曉丹;龔麗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H1/02 | 分類號: | A61H1/02 |
| 代理公司: | 泰州淘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65 | 代理人: | 許霞 |
| 地址: | 650032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神經科 偏癱 患者 下肢 訓練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學儀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神經科偏癱患者下肢肌力訓練儀,包括底板,座椅,第一活動板,第二活動板,電機座椅與第一活動板之間設置有橫桿,橫桿轉動連接有豎直桿,兩端設置有連接桿,連接桿與座椅、第一活動板轉動連接,座椅下方固定連接有電動伸縮桿,電機的輸出端水平向前且連接有第一連桿,第一連桿的轉動連接有第二連桿,第二連桿開設有橫向的通孔,通孔內插設有第三連桿,第三連桿與第二活動板固定連接,通過設置橫桿和連接桿可使得座椅和第一活動板做靠近和遠離的往復運動,從而鍛煉患者的膝關節和大腿部;通過設置電機帶動第一連桿,第二連桿旋轉,從而使得第三連桿帶動第二活動板做上下擺動,從而鍛煉膝關節和小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學儀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神經科偏癱患者下肢肌力訓練儀。
背景技術
目前,許多神經科偏癱患者下肢功能失調、障礙,下肢長期得不到運動,會造成肌肉萎縮,運動功能退化,生活不能自理,對此類患者,往往都是由護士或家屬被動的對病人進行功能鍛煉,大大增加了護士和家屬的工作量,現有的下肢肌力鍛煉裝置功能單一,僅能對腿部進行單一的鍛煉。
實用新型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神經科偏癱患者下肢肌力訓練儀,能夠多種形式針對腿部不同位置進行鍛煉。
二、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用于神經科偏癱患者下肢肌力訓練儀,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設置有座椅2,所述座椅右側設置有第一活動板3,所述座椅2、第一活動板3均設置有滑動腿8,所述滑動腿8與底板1滑動連接,所述座椅2與第一活動板3之間設置有橫桿12,所述橫桿12的中心處轉動連接有豎直桿11,所述豎直桿11的下端與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橫桿12的兩端均設置有連接桿13,所述連接桿13的一端與橫桿 12轉動連接,另一端分別與座椅2、第一活動板3轉動連接,所述座椅2下方固定連接有電動伸縮桿21,所述電動伸縮桿21的輸出端與豎直桿1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活動板3的右側轉動連接有第二活動板4、下方固定連接有電機32,所述電機32的輸出端水平向前且固定連接有橫向設置的第一連桿33,所述第一連桿33的前側轉動連接有第二連桿34,所述第二連桿34的左右側面開設有橫向的通孔35,所述通孔35內插設有第三連桿31,所述第三連桿31右端向上彎折且與第二活動板4固定連接。
進一步而言,所述豎直桿11上端設置有轉動端111,所述橫桿12中部設置有能夠放置轉動端111的開孔且在轉動端111與開孔間設置有軸承7。
進一步而言,所述底板2上開設有滑槽14,所述滑動腿8與滑槽14滑動連接。
進一步而言,所述滑動腿8與所述滑槽14連接處設置為倒T形。
進一步而言,所述座椅2、第一活動板3、第二活動板4上設置有軟墊5,所述軟墊5為軟質海綿材質。
進一步而言,所述第一活動板3與第二活動板4通過轉動軸轉動連接且轉動軸端部設置有鎖緊螺母6。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到的一種用于神經科偏癱患者下肢肌力訓練儀,通過設置橫桿和連接桿可使得座椅和第一活動板做靠近和遠離的往復運動,從而鍛煉患者的膝關節和大腿部;通過設置電機帶動第一連桿,第二連桿旋轉,從而使得第三連桿帶動第二活動板做上下擺動,從而鍛煉膝關節和小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豎直桿與橫桿轉動連接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滑動腿和滑槽連接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未經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47506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變色中空玻璃
- 下一篇:一種抗菌型防霧霾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