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污水處理的泵站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468986.6 | 申請日: | 2020-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15366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海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和摯承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5/22 | 分類號: | E03F5/22;E03B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許浩達 |
| 地址: | 528225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水處理 泵站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領域,尤其為一種污水處理的泵站結構,包括井體和進水溝,所述進水溝與所述井體固定連接,所述井體內固定安裝有第一污水泵,所述第一污水泵與外部電源電性連接,所述井體的一側壁設有電磁閥;污水通過進水溝進入井體內之后,通過第一污水泵連接的抽水管對污水抽動并從排水管排入至跌水井,而在暴雨天入水量增大第一污水泵在抽水狀態下水位依舊增長時,水位在井體內上漲逐漸接觸到水位報警器觸點,通過水位報警器發出水位增長信號,工人接收到信號后,開啟電磁閥并打開第二污水泵的開關,使上漲的水通過電磁閥和連通管排放至連通管內,通過第二污水泵進行輔助排水,從而可防止雨水溢流造成管路損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領域,具體是一種污水處理的泵站結構。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污水處理的泵站結構(公告號CN209620234U),該專利技術能夠避免在下暴雨時污水管道可能會因滿負荷工作而發生損壞,但是每次雨天的雨水量不同,不是每次下雨都會造成溢流,該技術方案無法對降雨時的雨水是否會造成溢流而進行判斷,因此需要在污水泵滿負荷前就對雨水泵進行開啟,使雨水泵始終處于運行的狀態來防止溢流,而若降雨量較小時,污水泵未達到負荷,而此時雨水泵還始終處于開啟狀態,就會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費。
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供了一種污水處理的泵站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污水處理的泵站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污水處理的泵站結構,包括井體和進水溝,所述進水溝與所述井體固定連接,所述井體內固定安裝有第一污水泵,所述第一污水泵與外部電源電性連接,所述井體的一側壁設有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與外部電源電性連接,所述井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水位報警器,所述水位報警器與外部電源電性連接,所述進水溝內螺接固定有過濾網板,所述井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導向管,所述導向管的底部設有雨水排出管,所述雨水排出管貫穿依次所述導向管和所述井體,所述雨水排出管的輸出端與外部跌水井連接,所述井體的一側壁固定連接有連通管,所述連通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輔助池,所述輔助池內固定連接有第二污水泵,所述第二污水泵與外部電源電性連接,所述井體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雨水收集斗,所述導向管位于所述雨水收集斗的下方。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污水泵的輸入端連接有抽水管,所述第一污水泵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排水管。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管貫穿所述井體的一側壁,且所述排水管的輸出端與外部跌水井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進水溝的內壁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安裝板,所述過濾網板與所述安裝板螺接固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污水泵的輸入端固定連接有吸水管,所述第二污水泵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出水管。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管貫穿所述輔助池的一側壁,且所述出水管的輸出端與外部跌水井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雨水收集斗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擋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和摯承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和摯承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46898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LED顯示驅動系統
- 下一篇:一種建筑結構樓面板的加固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