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能源發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463731.0 | 申請日: | 2020-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90086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喬艷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喬艷霞 |
| 主分類號: | F03B13/26 | 分類號: | F03B13/26;F03B13/08;F03B11/08;F03D9/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能源 發電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能源發電裝置,包括地基和堤壩,堤壩底部等距離設置有潮汐發電腔,潮汐發電腔右側固定安裝有支撐桿,支撐桿中部設置有密封腔,密封腔內部設置有軸承,通過軸承轉動安裝有發電轉軸,發電轉軸外圈呈圓周陣列分布有多組螺旋葉;密封腔上端設置有連接管,連接管將密封腔與堤壩內部進行連通,堤壩內部設置有潮汐發電機,潮汐發電機的輸出軸轉動安裝有傳送帶,傳送帶下端與發電轉軸右端連接。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對于潮汐能的發電結構,結構簡單可靠,同時在堤壩頂部設置有風力發電裝置,可以減少基建的投入使用,可以綜合潮汐和風能的技能進行組合發電,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發電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能源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潮汐發電與普通水力發電原理類似,通過出水庫,在漲潮時將海水儲存在水庫內,以勢能的形式保存,然后,在落潮時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間的落差,推動水輪機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
但是,現有的潮汐發電裝置基建投入較大,成本較高,經濟效益有待提升,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新能源發電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能源發電裝置,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新能源發電裝置,包括:地基和堤壩,所述地基為混凝土澆筑的地槽,保證具有良好的穩定性,所述堤壩為側剖為梯形結構,具有良好的強度,所述堤壩底部等距離設置有潮汐發電腔,所述潮汐發電腔右側固定安裝有支撐桿,密封腔內部設置有軸承,通過軸承轉動安裝有發電轉軸,所述發電轉軸外圈呈圓周陣列分布有多組螺旋葉,所述密封腔上端設置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將密封腔與堤壩內部進行連通,所述堤壩內部設置有潮汐發電機,所述潮汐發電機的輸出軸轉動安裝有傳送帶,傳送帶下端與發電轉軸右端連接,通過傳送帶將發電轉軸的轉動傳動到潮汐發電機中,從而完成發電的動作。
優選的,所述堤壩頂部上方設置有若干組風力固定座,所述風力固定座內部設置有風力發電機,所述風力發電機右端同軸固定安裝有風力傳動軸,所述風力傳動軸右端穿過風力固定座右側,所述風力傳動軸外圈呈圓周陣列分布有扇葉,通過風力將扇葉推動,通過扇葉帶動風力傳動軸進行轉動,從而通過風力發電機進行發電。
優選的,所述風力固定座內部設置有蓄電池,所述蓄電池通過電線與風力發電機相連,用于存儲風力的發電,所述蓄電池通過電線與潮汐發電機連通,將潮汐發電的電量存儲在蓄電池中。
優選的,所述堤壩上端固定安裝有泄壓口,所述泄壓口用于對地基進行泄壓,避免潮汐發電腔進水速度過慢導致堤壩壓力過大,提升泄洪的能力,避免堤壩長期受高壓,提升結構的穩定性。
優選的,所述螺旋葉采用鍍鋅鋼材制作,具有良好的防腐蝕性。
優選的,所述地基左右兩側均設置有擋泥塊,所述擋泥塊為傾斜結構的擋板結構,可以將水流底部較大的雜質和泥沙進行一定的遮擋,從而減少對于潮汐發電腔內堵塞的風險,在退潮定期進行清理即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該結構可以實現對于潮汐能的發電結構,結構簡單可靠,同時在堤壩頂部設置有風力發電裝置,可以減少基建的投入使用,可以綜合潮汐和風能的技能進行組合發電,提升經濟效益,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2、通過泄壓口對地基進行泄壓,避免潮汐發電腔進水速度過慢導致堤壩壓力過大,提升泄洪的能力,避免堤壩長期受高壓,提升結構的穩定性。
3、通過擋泥塊的擋板結構,可以將水流底部較大的雜質和泥沙進行一定的遮擋,從而減少對于潮汐發電腔內堵塞的風險,在退潮定期進行清理即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能源發電裝置的側視結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喬艷霞,未經喬艷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4637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