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ERCP手術用側俯臥體位墊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459328.0 | 申請日: | 2020-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756357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林幼蘭;張鳴青;李仙麗;葉曉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九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G13/12 | 分類號: | A61G13/1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翁志霖 |
| 地址: | 3630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ercp 手術 俯臥 體位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ERCP手術用側俯臥體位墊,包括:頭墊,為柔性材質成型,其上端面一側設有用于承接患者口腔流出液的第一沉槽,其上端面另一側設有與患者耳蝸位置對應第二沉槽;胸腹墊,為柔性材質成型,且呈U形結構,其U形結構的彎折部與頭墊通過第一連接件連接,其U形結構的一側為墊高側,另一側為下沉側,所述的墊高側接近于頭墊的第一沉槽,其U形結構內還設有第一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墊高側和所述下沉側連接;下肢墊,為柔性材質成型,且一側通過第二連接件與胸腹墊的墊高側連接,該方案結構實施可靠且使用體驗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輔助用具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ERCP手術用側俯臥體位墊。
背景技術
ERCP 術屬于侵入性操作手術,由于生理結構的特殊性和診療的需求性,術中須安置患者于左側俯臥位。此臥位傳統方法是將患者俯臥于手術床上,將數個軟枕置于右肩胛骨下方、右腹部、右髂嵴、右膝關節呈側俯臥位狀態。
而ERCP手術傳統的體位安置在實施操作時,存在以下不足:
(1) ERCP術中采用咽部局部麻醉和鎮痛劑鎮痛,患者躁動時容易造成枕頭滑落,需要重新安置體位,反復調整體位,效果差、操作煩瑣、費時費力,給醫護人員帶來諸多不便,進而影響手術質量和時間;
(2) 患者胃液及口腔分泌物沿內鏡逆流,造成誤吸及面部、毛發污染;
(3) 長時間的俯臥位,導致患者肢體活動受限,局部組織受壓;患者胸、腹部受壓,呼吸、循環及神經功能運動受限制;視野暴露不充分。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情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承重力良好、方便使用且結構簡單的新型ERCP手術用側俯臥體位墊。
為了實現上述的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新型ERCP手術用側俯臥體位墊,其包括:
頭墊,為柔性材質成型,其上端面一側設有用于承接患者口腔流出液的第一沉槽,其上端面另一側設有與患者耳蝸位置對應第二沉槽;
胸腹墊,為柔性材質成型,且呈U形結構,其U形結構的彎折部與頭墊中部通過第一連接件連接,其U形結構的一側為墊高側,另一側為下沉側,所述的墊高側接近于頭墊的第一沉槽,其U形結構內還設有第一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墊高側和所述下沉側連接;
下肢墊,為柔性材質成型,且一側通過第二連接件與胸腹墊的墊高側連接。
作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進一步,所述的第二沉槽為橢圓形沉槽。
作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進一步,所述的第一沉槽接近第二沉槽的一側設有導坡結構。
作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進一步,所述的頭墊為矩形體結構。
作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進一步,所述的下肢墊為矩形體結構。
作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進一步,所述胸腹墊的墊高側和下沉側之間的第一連接塊上端面形成45°斜面,且胸腹墊的U形結構的彎折部也形成45°斜面。
作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進一步,所述的第一連接件包括第一魔術貼子面和第一魔術貼母面,所述的第一魔術貼子面固定在頭墊上,第一魔術貼母面固定在胸腹墊上。
作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進一步,所述的第二連接件包括第二魔術貼子面和第二魔術貼母面,所述的第二魔術貼子面固定在下肢墊上,第二魔術貼母面固定在胸腹墊上。
作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進一步,所述的頭墊、胸腹墊和下肢墊均為聚氨酯材質成型。
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九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九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4593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浴室老人洗浴助起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儲藥式傷口貼及新型中藥抗菌傷口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