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骨科手術微創鋼絲或鈦纜引導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457785.6 | 申請日: | 2020-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525430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俞松;楊光;安黔洪;王瑞烈;王庭剛;郭國寧;梁昌強;潘勇;喻安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90 | 分類號: | A61B17/90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朱法恒 |
| 地址: | 563000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骨科 手術 鋼絲 引導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骨科手術微創鋼絲或鈦纜引導器,包括“U”型臂、連接桿、活動臂以及鋼絲或鈦纜,在連接桿的上端設置有與連接桿連為一體的“U”型臂,在“U”型臂的左臂和右臂上端對稱地開設有“U”型槽,在左臂和右臂的“U”型槽之間架設有活動臂,在活動臂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左銷和右銷,在活動臂右端端部分別開設有垂直布置的螺釘孔和固定孔,且螺釘孔和固定孔連通。本實用新型可以使術者在微小切口內非直視下引導鋼絲或鈦纜繞過骨折塊及骨干并引出體外,使用該器械后可有效縮短手時間,即降低失血量,減小手術切口和對骨折周圍軟組織的損傷,有利于骨折愈合。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骨科手術微創鋼絲或鈦纜引導器,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社會現代化的發展,交通工具的現代化及高空作業增多,患者骨折發病率高,類型趨向復雜,復位固定較為困難,尤其是斜型、螺旋及粉碎型等不穩定型骨折,現有手術技術中常常需要用到鋼絲或鈦纜捆扎。現有的捆扎引導器多種多樣,但在實際操作中仍有諸多不便,常常因為器械大無法進入小傷口;傷口深則必須延長擴大切口直視下完成操作;引導器無法與骨干直經匹配須更多剝離骨塊軟組織,從而過多地破壞了骨折處的血供,對骨折愈合不利。總之現有的各種捆扎引導器還無法真正微創捆扎復位骨折塊。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骨科手術微創鋼絲或鈦纜引導器,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骨科手術微創鋼絲或鈦纜引導器,包括“U”型臂、連接桿、活動臂以及鋼絲或鈦纜,在連接桿的上端設置有與連接桿連為一體的“U”型臂,在“U”型臂的左臂和右臂上端對稱地開設有“U”型槽,在左臂和右臂的“U”型槽之間架設有活動臂,在活動臂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左銷和右銷,在活動臂右端端部分別開設有垂直布置的螺釘孔和固定孔,且螺釘孔和固定孔連通,在螺釘孔內螺紋連接有鎖緊螺釘,在固定孔內插入有鋼絲或鈦纜,在左臂上端內側開設有一個斜槽,在右臂頂部開設有限位槽,所述的左銷和右銷分別卡合在斜槽和限位槽內。
進一步,所述活動臂的下端套有手柄。
進一步,所述“U”型臂、連接桿以及活動臂為醫用級不銹鋼制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可以使術者在微小切口內非直視下引導鋼絲或鈦纜繞過骨折塊及骨干并引出體外,使用該器械后可有效縮短手時間,即降低失血量,減小手術切口和對骨折周圍軟組織的損傷,有利于骨折愈合。因此,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安裝方便,可大大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方便醫務人員操作,使用后方便清洗消毒,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活動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U”型臂的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右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1.1-“U”型臂,1.2-連接桿,1.12-斜槽,1.13-限位槽,1.3-手柄,2-活動臂,2.1-左銷,2.2-固定孔,2.3-鎖緊螺釘,2.4-右銷,3-鋼絲或鈦纜,4-骨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未經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45778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磁療針灸裝置
- 下一篇:一種臨床醫學檢驗用玻璃器皿存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