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排污口點源污染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456473.3 | 申請日: | 2020-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425782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層;余振翼;張建豐;張利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慧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唐迅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寧波***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污 口點源 污染 處理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排污口點源污染處理裝置,包括設置在河道排污口處的框體,在框體上設有陶粒層,陶粒層將排污口包圍構成包圍圈并與河道側壁連接,陶粒層包括生物陶粒和用于將生物陶粒包圍在內的絲網,在陶粒層形成的包圍圈內懸掛有碳素纖維生態基,在陶粒層外設有截污簾。本實用新型在通過設置的生物陶粒,起到高效脫氮除磷功能,通過在生物陶粒上種植水生植物,起到美化與軟化駁岸的作用,通過設置的碳素纖維生態基能夠大量吸附微生物的功能,強化凈化排污水體內的氮磷有機物,該裝置安裝簡便、成本低、養護簡單、水體凈化效果好,適用于易產生點源污染的河道、湖泊,而且具有無二次污染環境友好型的特點,適合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生態修復技術領域,特別是排污口點源污染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河道水體污染治理技術主要針對包括點源控制、面源治理、內源污染削減等方面的技術,主要涉及工程技術(機械技術)、物理技術、化學技術、生物技術等四類基本技術。目前,河道點源污染不能得到根本性解決,由于市政管網無法普及到位以及部分管道老化或產生滲漏等造成點源污染嚴重。若采取沿河截污,則投資較大,部分地區財政無法支持。目前,較為普遍的情況是采取綜合治理的方式,即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對河道進行綜合治理,但在解決點源污染這個問題始終沒有較好的解決方案。若采用微生物投加治理的方式,則投加量與投加次數較多,費用較高,且效果持續性較短;若采用植物修復的單一手段治理,則削減有機污染物的效果較為有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排污口點源污染處理裝置,安裝簡便、成本低、養護簡單、水體凈化效果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排污口點源污染處理裝置,包括設置在河道排污口處的框體,在框體上設有向下延伸至河道底部的陶粒層,所述陶粒層將排污口包圍構成包圍圈并與河道側壁連接,所述陶粒層包括生物陶粒和用于將生物陶粒包圍在內的絲網,在陶粒層形成的包圍圈內懸掛有碳素纖維生態基,在陶粒層外側設有截污簾。
所述框體包括上框體、下框體和鍍鋅豎鋼管,上框體和下框體分別布置在陶粒層的上端和下端,上框體和下框體均包括有內框和外框,所述內框和外框均將排污口包圍構成包圍圈并與河道側壁連接,所述陶粒層設在內框和外框之間;
在上框體的內框和外框上均固定連接有豎直布置的鍍鋅豎鋼管,下框體的內框和外框也與對應的鍍鋅豎鋼管固定連接,所述鍍鋅豎鋼管的下端插入河道底部淤泥層內用于對框體進行定位。
在上框體的內框上設有一個以上與河道側壁平行布置的鍍鋅橫鋼管,在每個鍍鋅橫鋼管上均勻懸掛有所述碳素纖維生態基。
在陶粒層上部種植有水生植物。
所述絲網的孔徑小于所述生物陶粒的顆粒大小,所述絲網包括雙層聚乙烯絲網和不銹鋼絲網,所述雙層聚乙烯絲網包圍在生物陶粒的側面,所述不銹鋼絲網包圍在生物陶粒的上下端面。
本實用新型得到的排污口點源污染處理裝置,其技術效果是裝置通過設置的生物陶粒,起到高效脫氮除磷功能,為微生物的附著提供載體,增加生物量及吸附能力,通過在生物陶粒上種植水生植物,起到美化與軟化駁岸的作用,有效將美化景觀與水體生態凈化相結合,通過設置的碳素纖維生態基能夠大量吸附微生物的功能,強化凈化排污水體內的氮磷有機物,減輕河道水體污染負荷,該裝置安裝簡便、成本低、養護簡單、水體凈化效果好,適用于易產生點源污染的河道、湖泊,而且具有無二次污染環境友好型的特點,適合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排污口點源污染處理裝置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放大圖;
圖3是實施例1的排污口點源污染處理裝置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B處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慧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慧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45647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