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集成式貫穿尾燈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456046.5 | 申請日: | 2020-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73119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洪江;李炭;沈雯;袁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Q1/30 | 分類號: | B60Q1/30;B60R11/04;B60Q1/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陸嘉 |
| 地址: | 201805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成 貫穿 尾燈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照片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集成式貫穿尾燈。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集成式貫穿尾燈,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發光單元、集成模塊、后蓋上板和上蓋下板:發光單元與集成模塊并排布置;殼體沿安裝方向設置為后小前大的臺階結構,Z向造型總尺寸小于Z向結構總尺寸,所述安裝方向為行駛方向。本實用新型的的集成式貫穿尾燈的后小前大的結構形式及其裝配結構,在集成后全景攝像頭、后蓋開啟微動開關、后蓋把手、后牌照板燈或其中任意模塊組合的前提下,還可以減小貫穿尾燈的Z向尺寸,以滿足未來造型的多樣性需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照片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集成式貫穿尾燈。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汽車已經成為每家每戶必備的出行工具,隨著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深入發展,貫穿式的尾燈已經成為汽車造型設計中的一個亮點。
出于成本和造型的考慮,貫穿尾燈一般會集成后全景攝像頭、后蓋開啟微動開關、后蓋把手、后牌照板燈或其中任意模塊組合,但是受限于模塊布置空間以及尾燈特殊的安裝和密封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減小貫穿尾燈的Z向尺寸,以滿足造型的多樣性需求。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一些比較典型車型的貫穿尾燈,以下介紹兩種車型。
在第一種車型的貫穿尾燈集成了后攝像頭、后蓋微動開關,牌照燈位于后保險杠蒙皮上,其Z向尺寸達到90mm左右。
在第二種車型的貫穿式式尾燈集成了后攝像頭和后牌照燈,后蓋開啟微動開關由布置在其他位置的感應開關取代,其Z向尺寸也達到了60mm。
上述兩種車型的貫穿尾燈集成了攝像頭、牌照燈或者微動開關模塊,但是均需要較大的Z向尺寸。
為此,在第一種車型上甚至利用了一根鍍鉻飾條來遮擋上半部分燈體。
圖1揭示了現有技術的第一種車型的貫穿尾燈的截面圖,如圖1所示的貫穿尾燈由殼體11、發光單元12、集成攝像頭/微動開關/牌照燈13、后蓋下板14和后蓋上板15組成。
在后蓋下板14上設計一個開口,線束16穿過該開口與攝像頭/微動開關/牌照燈13相連對其供電,在開口的周圍設計環形密封條17。
貫穿尾燈一般沿著行駛方向從后往前進行安裝,在固定的前提下壓緊在密封條17上,從而實現干區和濕區的隔離。
發光單元12的位置可以根據造型布置在任意高度,但是貫穿尾燈的Z向結構總尺寸A′實際上需要考慮集成攝像頭/微動開關/牌照燈13、線束16以及密封條17的密封面,密封寬度10mm。
在圖1所示的貫穿尾燈中,A為Z向造型總尺寸,A′為Z向結構總尺寸,B為X向總尺寸,C為Z向結構尺寸,D為X向結構尺寸。
在圖1所示的貫穿尾燈的結構,沿行駛方向必須是前小后大的形式,這就決定了貫穿尾燈的Z向造型總尺寸A必須大于Z向結構總尺寸A′,也就是A>A′。
現有技術的一種貫穿尾燈,在集成的后蓋把手模塊前提下,Z向造型總尺寸A至少60mm。
為了減小貫穿尾燈的Z向尺寸,目前在有些車型上將攝像頭、牌照燈或微動開關單獨布置。但是,這對于整體造型的限制也顯而易見。
例如在一種車型上有一個很明顯的黑色攝像頭支架,并且沒有裝備后蓋把手,操作舒適性大打折扣。
而在另一種車型上利用虛擬踏板和啟動彈簧解決了后蓋開啟問題,但是牌照燈以及牌照則位于后保險杠蒙皮上,并沒有集成進貫穿尾燈中。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集成式貫穿尾燈,解決現有技術的貫穿尾燈在集成模塊過多時Z向尺寸過大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未經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45604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