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肌腱附著骨折的復位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451275.8 | 申請日: | 2020-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261483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帥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兒童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68 | 分類號: | A61B17/6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南鋒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鄭學偉;葉利軍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肌腱 附著 骨折 復位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肌腱附著骨折的復位器,包括手柄連接部和第一延長桿,所述手柄連接部的一端設有第一尖齒;所述第一延長桿一端與所述手柄連接部的設有尖齒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延長桿的遠離手柄連接部端設有第二尖齒。使得在進行肌腱附著的細小骨折塊進行牽拉復位時,通過第一尖齒可將細小骨折塊臨時固定,以減少骨折塊的滑動。而所述第二尖齒可刺入到肌腱內,用于對抗肌腱回縮力,以便于對骨折塊進行牽拉和推動復位操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肌腱附著骨折的復位器。
背景技術
骨科手術中骨折復位是十分重要的環節,肌腱附著的細小骨折塊,由于肌腱牽拉,術中不好復位,或者復位后臨時固定困難,臨時固定一般用鉗夾固定,固定困難,甚至可能導致細小骨折塊完全游離或者骨折塊碎裂。
另外,目前常用的多數骨折復位器是針對骨干骨折,通過夾持骨塊復位,在植入內固定物時,由于復位器阻擋,導致視野效果不好。而在松開復位器的同時,出現復位丟失。夾持復位后,通過電鉆穿針臨時固定,然后再更換固定物,如此,可能會導致損傷加重。在較小骨骨折塊,尤其在帶肌腱附著小骨折塊,使用鉗夾復位,或較粗線直接縫合復位固定,肌腱拉力較大時,可能導致骨折塊游離或導致骨折塊碎裂,嚴重時影響手術質量。因此,目前的骨折復位器對于細小骨折帶肌腱附著情況,無法使用。
另外,對骨折塊進行鉆孔后縫扎復位固定,鋼絲固定需要二次手術取出,絲線固定。目前尚未見有到較為順手的此類復位器械。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帶肌腱附著骨折的復位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帶肌腱附著骨折的復位器,所述帶肌腱附著骨折的復位器包括:
手柄連接部,所述手柄連接部的一端設有第一尖齒;
第一延長桿,所述第一延長桿一端與所述手柄連接部的設有尖齒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延長桿的遠離手柄連接部端設有第二尖齒。
進一步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尖齒的長度長與所述第一尖齒的長度。
進一步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帶肌腱附著骨折的復位器,還包括:
第二延長桿,所述第二延長桿一端與所述手柄連接部的設有尖齒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延長桿的遠離手柄連接部端設有第三尖齒;
所述手柄連接部的一端上還設有第四尖齒。
進一步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尖齒和第四尖齒分別位于所述手柄連接部端部兩側的位置;
所述第一延長桿和第二延長桿分別位于所述手柄連接部端部兩側的位置。
進一步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延長桿和第二延長桿之間平行設置,且所述第二尖齒和第三尖齒之間平行且等長設置;
所述第一尖齒和第四尖齒之間平行且等長設置。
進一步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尖齒的長度為2-3mm之間,所述的第二尖齒的長度為3-5mm之間。
進一步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尖齒端部與所述手柄連接部的夾角為70-80度之間;
所述第四尖齒端部與所述手柄連接部的夾角為70-80度之間。
進一步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延長桿和第二延長桿的長度分別為0.5-1.5cm之間。
進一步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手柄連接部包括:
連接桿,所述第一延長桿設置所述連接桿的一端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兒童醫院,未經深圳市兒童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45127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婦科腫瘤用化療設備
- 下一篇:一種便攜儀器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