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頸椎固定支具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448901.8 | 申請日: | 2020-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756036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吳鐘馨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市丞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5/055 | 分類號: | A61F5/055 |
| 代理公司: | 福州順升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陳為志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汽車工***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頸椎 固定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頸椎固定支具,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包括橫截面呈弧形的第一托板、第二托板,第一托板與第二托板兩端均相互連接且圍合形成頸部承托空間,第一托板與第二托板的一端相互轉動連接且另一端為活動端,兩活動端分別設置有電磁鐵與鐵塊,電磁鐵與鐵塊沿活動端的高度方向上分布,電磁鐵與鐵塊相互接近的一面分別設置有若干定位塊以及與定位塊相配合的定位槽,第一托板外側壁上設有與電磁鐵電連接的電源和控制開關,當通電時,電磁鐵與鐵塊相吸使第一托板與第二托板之間連接并圍合形成頸部承托空間,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簡便且患者可獨立進行穿戴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頸椎固定支具。
背景技術
30%至25%的脊椎創傷是在急救或運輸過程中造成的,只有持續、并在早期救護階段使用有效的頸椎固定器才可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通過使用正確的固定裝置可使患者的頸椎始終保持在正確的位置。
目前現有的頸托結構復雜,患者在進行獨立穿戴時不方便,常常需要人員幫忙穿戴。
為此,相關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此進行了改進,例如中國專利公告號為CN208876940U提出的“一種頸托”,包括第一托板、第二托板以及頸部支撐硬板。第一托板的橫截面呈弧形,第一托板具有相互遠離的第一鉸接端和第一配合端。第二托板的橫截面呈弧形,第二托板具有相互遠離的第二鉸接端和第二配合端。第一鉸接端和第二鉸接端可轉動地連接,第一配合端與第二配合端可拆卸地連接,頸托具有空置狀態和工作狀態。頸部支撐硬板,頸部支撐硬板可拆卸地設置于第二托板,當頸托呈工作狀態時,頸部支撐硬板位于頸部承托空間中,雖然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滿足單人獨立操作能輕易地佩戴的特點。
但是該申請文件中的技術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該實用新型中的第一磁性件與第二磁性件磁性配合,在使用該頸托時,需要將第一磁性件與第二磁性件磁性連接,再通過固定帶與第二托板上的魔術貼配合,此操作過于繁瑣,對于受傷的患者來說穿戴上仍然比較不便。
基于此,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頸椎固定支具,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頸椎固定支具,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頸椎固定支具,包括橫截面呈弧形的第一托板、第二托板,第一托板與第二托板兩端均相互連接且圍合形成頸部承托空間,第一托板與第二托板的一端相互轉動連接且另一端為活動端,兩所述活動端分別設置有電磁鐵與鐵塊,所述電磁鐵與鐵塊沿活動端的高度方向上分布,所述電磁鐵與鐵塊相互接近的一面分別設置有若干定位塊以及與定位塊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第一托板外側壁上設有與電磁鐵電連接的電源和控制開關,當通電時,電磁鐵與鐵塊相吸使第一托板與第二托板之間連接并圍合形成頸部承托空間。
優選的,所述定位塊為截面呈梯形或弧形狀且梯形的短邊或弧形的圓邊朝向定位槽。
優選的,所述電磁鐵外包裹設置有與之形狀大小相適配的絕緣層。
優選的,所述頸部承托空間內部環繞設置有氣囊且遠離頸部的一側固接于頸部承托空間的內側壁上,所述氣囊通過通氣管連通有彈性打氣球。
優選的,所述氣囊靠近頸部的一側設置有若干球狀凸起。
優選的,所述第一托板與第二托板沿高度方向上靠近下頜底端和胸腔頂端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包邊層。
優選的,所述第一托板與第二托板的側壁上分別設置有若干個貫穿的透氣孔。
優選的,所述第一托板與第二托板遠離頸部承托空間的外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包覆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市丞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市丞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44890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動式駕車用防曬護身罩
- 下一篇:雙腔支氣管導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