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通信用電纜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20444700.0 | 申請日: | 2020-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392030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徐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銘陽線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18 | 分類號: | H01B7/18;H01B7/22;H01B7/295;H01B11/00;H01B7/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田方正 |
| 地址: | 22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信 用電 | ||
本實用新型屬于通信電纜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通信用電纜,包括導線,所述導線呈等間距環(huán)形設有多根,所述導線包括金屬電芯,且在金屬電芯外壁包覆有絕緣層;導線的內側分布有透氣管道,在透氣管道與導線之間設有扎帶;在導線的外側包覆有麥拉聚酯層,在麥拉聚酯層的外壁包覆有鋁帶屏蔽層,在鋁帶屏蔽層的外壁包覆有鋼帶縱包層,在鋼帶縱包層的外壁包覆有護套層;在導線外側與麥拉聚酯層之間的縫隙內設有阻燃填充棒;本實用新型的通信用電纜,內置扎帶和波紋狀的鋼帶縱包層,提高了電纜的耐拉扯性能,同時鋼帶縱包層與伸縮彈簧配合,提高了電纜的耐彎折性能,阻燃填充棒的存在,進一步提高了電纜各導線之間的連接強度,同時還具有阻燃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通信電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通信用電纜。
背景技術
通信電纜是傳輸電話、電報、傳真文件、電視和廣播節(jié)目、數(shù)據(jù)和其他電信號的電纜,由一對以上相互絕緣的導線絞合而成,通信電纜與架空明線相比,具有通信容量大、傳輸穩(wěn)定性高、保密性好、少受自然條件和外部干擾影響等優(yōu)點。
原有通信用電纜在使用時,耐拉扯和耐彎折性能低,由于電纜的使用環(huán)境不同,會嚴重影響通信電纜的可靠使用,降低通信電纜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通信用電纜,具有耐拉扯和耐彎折性能高以及使用壽命長的特點。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通信用電纜,包括導線,所述導線呈等間距環(huán)形設有多根,所述導線包括金屬電芯,且在所述金屬電芯外壁包覆有絕緣層;所述導線的內側分布有透氣管道,在所述透氣管道與所述導線之間設有扎帶;在所述導線的外側包覆有麥拉聚酯層,在所述麥拉聚酯層的外壁包覆有鋁帶屏蔽層,在所述鋁帶屏蔽層的外壁包覆有鋼帶縱包層,在所述鋼帶縱包層的外壁包覆有護套層;在所述導線外側與所述麥拉聚酯層之間的縫隙內設有阻燃填充棒。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絕緣層為交聯(lián)聚氯乙烯層。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護套層為聚乙烯護套。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透氣管道為聚乙烯管。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鋼帶縱包層的外壁為波紋狀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鋼帶縱包層相鄰的兩個波峰之間的間距為1mm-3m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鋼帶縱包層相鄰的兩個波峰的對立面上分別開設有凹槽,在兩個所述凹槽之間連接有伸縮彈簧。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通信用電纜,內置扎帶和波紋狀的鋼帶縱包層,提高了電纜的耐拉扯性能,同時鋼帶縱包層與伸縮彈簧配合,提高了電纜的耐彎折性能,阻燃填充棒的存在,進一步提高了電纜各導線之間的連接強度,同時還具有阻燃效果。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的鋼帶縱包層側面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圖2的A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金屬電芯;2、絕緣層;3、阻燃填充棒;4、扎帶;5、透氣管道;6、麥拉聚酯層;7、鋁帶屏蔽層;8、鋼帶縱包層;9、護套層;10、凹槽;11、伸縮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銘陽線纜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蘇銘陽線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4447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