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危廢焚燒二燃室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442925.2 | 申請日: | 2020-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00570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呂響榮;吳建平;陳劍;劉世杰;丁雅倩;袁夢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亞德(上海)環保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G5/14 | 分類號: | F23G5/14;F23G5/44;F23J1/00;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領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92 | 代理人: | 羅曉鵬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焚燒 二燃室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危廢焚燒二燃室結構,屬于危廢焚燒設備技術領域,包括回轉窯、二燃室和濕式出渣機,回轉窯連通在二燃室的窯尾連接段,而濕式出渣機連通在窯尾連接段的錐形部位的底部,使回轉窯產生的煙氣和灰渣快速分離,大大減輕了窯尾的高溫腐蝕破壞性;焚燒段中的二次風入口設在燃燒器的上方,而焚燒段上方還設置了一定距離的停留段,來自回轉窯的煙氣以及經過燃燒器燃燒形成的煙氣同二次風在焚燒段內進行混合,可以進行充分的二次焚燒,使得煙氣溫度、氧含量均達到國家規范的要求,從而使得經過二次焚燒的煙氣達到國家的標準,該新型危廢焚燒二燃室結構不僅燃燒效率高,煙氣流場更加均勻,更加環保。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危廢焚燒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危廢焚燒二燃室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工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危險廢物的產生量逐年增加,危險廢物焚燒處理的工藝技術,已經成為我國危險廢物處理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危險廢物焚燒處理領域,由于國內起步較晚,技術積累較少,焚燒處理的效果參差不齊,如何將危險廢物連續、穩定的焚燒處理,達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目標,已經成為業內日益關注的問題。
目前,國內采用較多的焚燒工藝為“回轉窯+二燃室”的方式,作為焚燒系統的主設備之一,二燃室的設計并沒有在行業內引起應有的重視,因而導致了一系列相關問題的產生,如有機物燃燒不完全、二惡英檢測未達標、一氧化碳排放超標,以及回轉窯窯尾的高溫腐蝕破壞等,不僅浪費資源、污染環境,還帶來了較高的成本負擔。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危廢焚燒二燃室結構,通過將二燃室進行多段設置,回轉窯和濕式出渣機分別連接在二燃室的不同段落,不僅可以使有機物以及混合煙氣進行充分焚燒,還可以使回轉窯產出的煙氣和灰渣得到有效分離。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危廢焚燒二燃室結構,包括回轉窯和二燃室,所述二燃室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出口段、停留段、焚燒段以及窯尾連接段,所述窯尾連接段的底部連通一濕式出渣機,用于收集二燃室內的灰渣,所述二燃室的下方設有一支撐裝置;
所述回轉窯具有一窯尾端,所述窯尾端連通所述窯尾連接段,并在連接處設有密封裝置,回轉窯通過窯尾連接段分離回轉窯產出的煙氣和灰渣,煙氣向上流動,灰渣通過窯尾連接段掉入至濕式出渣機內,密封裝置可以有效完成回轉窯與二燃室的密封以避免設備漏風;
所述焚燒段的上端設有二次風入口,所述焚燒段的下端連通一燃燒器。
進一步地,所述停留段的長度是5-12m,確保煙氣在國家規范要求的焚燒溫度、氧含量的工況下的停留時間。
進一步地,所述窯尾連接段的下端呈錐形,所述支撐裝置支撐于該錐形處,便于灰渣的下落,避免灰渣在此堆積、積聚,同時將支撐裝置設置在錐形部位,可以使整體結構緊湊,提供更多的有效操作空間,便于工作人員的維護和維修。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裝置是環繞所述錐形均勻分布的若干個鋼結構立柱。
進一步地,所述二次風入口是4-8個,通過一環形風管均勻環繞分布于所述焚燒段,用于給焚燒段提供均勻且充分的氧氣,促使二燃室進行充分的燃燒。
進一步地,所述出口段安裝有溫度監測儀表和壓力監測儀表,用于監測二燃室的焚燒工況。
進一步地,所述窯尾連接段設置有回轉窯觀察口,用于觀察監測回轉窯內的焚燒狀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亞德(上海)環保系統有限公司,未經亞德(上海)環保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4429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