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405929.3 | 申請日: | 2020-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90592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文勇兵;朋朝明;朱杉婷;周輝;鄭桂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潘登 |
| 地址: | 518052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模組 液晶 顯示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涉及液晶顯示設備技術領域。該背光模組包括背板、中框和彈性連接件,背板包括第一側板,彈性連接件卡接于第一側板上;中框設有容納腔,第一側板和彈性連接件安裝于容納腔內,且彈性連接件與容納腔的側壁抵接;彈性連接件包括拆卸部,拆卸部與第一側板之間設置有第一間隙。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組,通過在彈性連接件上設置一個拆卸部,只需使用硬質薄片插入第一間隙處,撬開彈性連接件,便可將中框與背板輕松拆卸,且不易損壞中框和背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消費者對電視機外觀的要求越來越高,金屬質感、超薄、超窄成為新趨勢。
目前為了實現背光模組的超薄超窄化發展,背光模組的背板和中框的裝配結構通常采用兩種方式,一種是金屬中框和模組背板采用膠水或膠帶粘貼;另一種如圖1所示,在模組背板1′上沖壓卡扣4′,用來卡金屬中框2′。這兩種方式的模組中框都很難拆卸,一旦出現不良品維修返工很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背光模組,解決了現有技術背光模組的中框和背板難以拆卸的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背光模組,其中包括背板、中框和彈性連接件,所述背板包括第一側板,所述彈性連接件卡接于所述第一側板上;所述中框設有容納腔,所述第一側板和所述彈性連接件安裝于所述容納腔內,且所述彈性連接件與所述容納腔的側壁抵接;所述彈性連接件包括拆卸部,所述拆卸部與所述第一側板之間設置有第一間隙。
可選地,所述彈性連接件還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連接板和沿所述第一連接板兩端向下延伸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配合用以夾緊所述第一側板。
可選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設置有卡槽,所述第一側板上設置有與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凸臺,所述卡槽與所述凸臺配合將所述背板與所述彈性連接件卡接固定。
可選地,所述拆卸部包括第一連接片,所述第一連接片與所述第一固定部連接,并向遠離所述第一側板的方向傾斜,所述第一間隙位于所述第一連接片與所述第一側板之間。
可選地,所述中框包括橫板、彎折板和第二側板,所述橫板、所述彎折板和所述第二側板構成所述容納腔。
可選地,所述第一連接片的端部與所述彎折板抵接。
可選地,所述彈性連接件還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設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所述抵接部向遠離所述第一側板的方向傾斜,且能夠與所述彎折板抵接。
可選地,所述抵接部包括第二連接片和與其相連的第一貼合片,所述第二連接片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向遠離所述第一側板的方向傾斜,所述第一貼合片與所述彎折板貼合。
可選地,所述彈性連接件包括兩個所述拆卸部和一個所述抵接部,一個所述抵接部設置于兩個所述拆卸部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液晶顯示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液晶顯示裝置維修成本高的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包括所述的背光模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40592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