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泳池池體側壁的模塊化拼裝單元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397104.1 | 申請日: | 2020-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87400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茂林;楊瀚宇;霍新霖;張超;趙德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4/04 | 分類號: | E04H4/04;E04H4/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程虹 |
| 地址: | 10004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泳池 側壁 模塊化 拼裝 單元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泳池池體側壁的模塊化拼裝單元,屬于泳池建造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拼裝泳池僅能用作臨時性游泳場館,泳池蓄水量受限,泳池結構可靠性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立板總成、長支撐架、水溝、水溝托架和底板;在立板總成的上部設置水溝作為溢水槽和均衡水池;水溝和立板總成之間設置水溝托架進行支撐,底板垂直于立板總成,長度可調的長支撐架和底板構成對立板總成的三角形支撐,能夠支撐泳池池體同時調節微小尺寸偏差。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對泳池池體模塊化單元的有效支撐以及模塊化拼裝單元的快速拼裝成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泳池建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泳池池體側壁的模塊化拼裝單元。
背景技術
傳統鋼筋混凝土游泳池場地占用面積大,各單元移動拆裝復雜,且設備需要部分現場組合加工,土建及設備施工周期長,質量保證率低。
目前,開始出現可以組裝移動的拼裝游泳池,適用在不同的場合應用,但國內拼裝游泳池多為塑料制品,池水深度不可以超過1.5m,僅可以作為臨時游泳池使用;國內案例及技術水處理工藝簡單、使用功能單一,國外引進的技術存在較多本地化的問題。在我國多采用于臨時性游泳場館,同時技術、做法層次不齊,質量無法保障。
現有拼裝泳池具有如下缺點:1)我國現有的拼裝泳池多采用于臨時性游泳場館,做法及質量無保障。2)國內尚無公認且已推廣的優質技術。3)目前多為塑料制品拼裝泳池,池水深度不可超過1.5m,應用范圍局限。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的分析,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泳池池體側壁的模塊化拼裝單元,用以解決現有的拼裝泳池僅能用作臨時性游泳場館,泳池蓄水量受限,泳池結構可靠性低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泳池池體側壁的模塊化拼裝單元,包括:立板總成、水溝、水溝托架、長支撐架、中支撐架和底板;水溝托架、長支撐架、中支撐架和底板均為桿狀結構;水溝安裝在立板總成的上部,水溝用作溢水槽或均衡水池;水溝與立板總成之間設置水溝托架進行支撐;底板與立板總成固定連接,且底板垂直于立板總成;底板與立板總成之間設置長支撐架進行支撐;長支撐架與立板總成之間設置中支撐架進行支撐。
進一步地,水溝為U型槽結構,且水溝的頂端與立板總成的頂端齊平。
進一步地,水溝的下方設置連接板,連接板與水溝的底部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連接板的側面與立板總成的側面焊接固定。
進一步地,連接板與水溝通過螺栓連接,且連接板與水溝之間設置橡膠密封圈。
進一步地,底板一端與立板總成的第一支撐點焊接固定,另一端與長支撐架焊接固定。
進一步地,長支撐架一端與底板焊接固定,另一端與立板總成的第二支撐點焊接固定。
進一步地,第二支撐點高于第一支撐點。
進一步地,中支撐架垂直于長支撐架。
進一步地,中支撐架一端與長支撐架焊接固定,另一端與立板總成的第四支撐點焊接固定。
本實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集約化。
本實用新型的泳池池體模塊化拼裝單元占地面積小,便于移動、拆裝。本實用新型的模塊化拼裝單元采用中支撐架和長支撐架實現三角形支撐,能夠平衡蓄水后池內水體的側向水壓力,拼裝完成后,每個模塊化拼裝單元都具有一個支撐架結構,形成泳池周圍的周向支撐,保持泳池池體的結構穩定性。
2.模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3971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