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假肢關節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394093.1 | 申請日: | 2020-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93443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盛達青峻涿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2/42 | 分類號: | A61F2/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江律師事務所 11537 | 代理人: | 任崇 |
| 地址: | 075600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假肢 關節 機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假肢關節機構,包括手指假肢,手指假肢上設置有假肢關節機構;假肢關節機構包括下關節套、上關節、指尖關節,下關節套、上關節、指尖關節從下到上依次設置;下關節套與上關節通過連接機構A相連接,上關節與指尖關節通過連接機構B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假肢關節機構內設置有彈性連接件,使得手指在抓握物品時產生柔觸效果,模擬真實人手的抓握效果更好,橡膠防滑層的設置使得假肢關節在抓握物品時不易打滑,抓握效果更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關節機構,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假肢關節機構。
背景技術
假肢手的手指起到關鍵的抓握功能;現有的手指假肢多為模型結構,不具備手指關節的彎曲功能,在佩戴者抓取物品的時無法實現抓取的作用,長期佩戴的舒適性較差;或者現有的假肢手指關節機構設計復雜,在彎曲執行抓握物品時,與抓握物品接觸的柔觸感較差,手指自身所具有的抓握調節功能較差;故市面上亟需一種能夠實現關節彎曲功能的、能幫助佩戴者實現抓取功能且抓握性能更佳的新型假肢手指關節機構。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假肢關節機構。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假肢關節機構,包括手指假肢,手指假肢上設置有假肢關節機構;假肢關節機構包括下關節套、上關節、指尖關節,下關節套、上關節、指尖關節從下到上依次設置;下關節套與上關節通過連接機構A相連接,上關節與指尖關節通過連接機構B相連接;
連接機構A包括一號連接件、二號連接件,一號連接件固定設置于下關節套的頂端,二號連接件固定設置于上關節的底端;一號連接件上設置有卡槽A,二號連接件卡置于卡槽A內,一號連接件、二號連接件上橫向開設有位置相對應的通孔A;通孔A內插置有轉軸A,轉軸A外側套設有軸套A,軸套A外側套設有彈性連接件A;彈性連接件A的一端與下關節套相連接,另一端與上關節相連接;
連接機構B包括三號連接件、四號連接件,三號連接件固定設置于指尖關節的底端,四號連接件固定設置于上關節的頂端;三號連接件上設置有卡槽B,四號連接件卡置于卡槽B內,三號連接件、四號連接件上橫向開設有位置相對應的通孔B;通孔B內插置有轉軸B,轉軸B外側套設有軸套B,軸套B外側套設有彈性連接件B;彈性連接件B的一端與上關節相連接,另一端與指尖關節相連接;
下關節套的前方豎向設置有無彈力的牽引繩,牽引繩的下端與掛鉤件固定相連,掛鉤件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安全扣;下關節套的下方設置有無彈性的固定帶,安全扣與固定帶活動扣接;
下關節套頂端的一號連接件上開設有從前向后的穿繩孔,牽引繩的上端從下關節套前方穿進穿繩孔后從下關節套的后方穿出并與緊固連接件固定相連,緊固連接件固定設置于指尖關節的背面下部。
進一步地、指尖關節的背面固定設置有橡膠防滑層,橡膠防滑層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防滑紋。
進一步地、軸套A與轉軸A呈間隙配合連接,軸套B與轉軸B呈間隙配合連接。
進一步地、彈性連接件A、彈性連接件B均為扭簧。
進一步地、固定帶的兩端對應設置有魔術貼。
本實用新型的假肢關節機構內設置有彈性連接件,使得手指在抓握物品時產生柔觸效果,模擬真實人手的抓握效果更好,橡膠防滑層的設置使得假肢關節在抓握物品時不易打滑,抓握效果更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連接機構A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后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盛達青峻涿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盛達青峻涿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3940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心內科康復訓練床
- 下一篇:一種用于健美操隊形訓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