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頸椎后路椎板成形及棘突重建一體化固定板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390015.4 | 申請日: | 2020-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06683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廣州;王清;歐穎;王高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廣州 |
| 主分類號: | A61B17/70 | 分類號: | A61B17/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權智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愛 |
| 地址: | 646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頸椎 后路 成形 重建 一體化 固定 | ||
頸椎后路椎板成形及棘突重建一體化固定板,解決了現在單開門頸椎板成形術未考慮棘突重建,造成諸多術后問題,影響患者預后的問題。其包括頭部、中間部和尾部,所述頭部包括第一平板,第一平板右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斜板,第一斜板左端高于右端;所述中間部包括第二斜板;所述第一斜板右端與第二斜板左端固定連接,第二斜板左端高于右端;所述尾部包括第二平板;所述第二斜板右端與第二平板左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平板中部上端固定連接有連接板;所述第一平板左端設有通孔,通孔位于連接板左側。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頸椎后路椎板成形及棘突重建一體化固定板。
背景技術
隨著人口老齡化,頸椎退變性疾病的發病率逐漸增高,其中以頸椎管狹窄表現的一些疾病,如后縱韌帶骨化,脊髓型頸椎病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壽命,單開門頸椎板成形術(open-door laminoplasty)是治療上述頸椎疾病的一種重要的手段,因其操作相對簡單,臨床癥狀緩解明顯,在臨床中已得到廣泛應用。
傳統的單開門推板固定方式是縫線懸吊法,但絲線的切出、斷裂或延=延伸,會導致推板回彈,容易出現關門現象,造成開門失效和椎管再次狹窄。后路鋼板自身設計的支撐作用,配合螺釘固定,達到提供持續的支撐和固定穩定性及防止關門的目的,同時防止開門后的推板過度活動,有利于門軸側骨質愈合。
但是,理想的椎板成形術由于未重建棘突,難以使術中生物力學效果和正常頸椎相似,單開門椎板成形術術后存在諸多問題,如軸性疼痛癥狀(axial symptoms,AS)頑固存在,影響患者預后。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頸椎后路椎板成形及棘突重建一體化固定板,有效的解決了現在單開門頸椎板成形術未考慮棘突重建,造成諸多術后問題,影響患者預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頭部、中間部和尾部,所述頭部包括第一平板,第一平板右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斜板,第一斜板左端高于右端;
所述中間部包括第二斜板;
所述第一斜板右端與第二斜板左端固定連接,第二斜板左端高于右端;
所述尾部包括第二平板;
所述第二斜板右端與第二平板左端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平板中部上端固定連接有連接板,連接板左端高于右端;
所述第一平板左端設有通孔,通孔位于連接板左側。
優選的,所述頭部還包括第三平板,第三平板位于第一平板的下方,第三平板左端固定連接有第三斜板,第三斜板右端高于左端,第三斜板右端與第一斜板右端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連接板上設有第一圓孔。
優選的,所述第一平板上設有第二圓孔,第二圓孔位于連接板右側。
優選的,所述第二平板上設有第三圓孔,第三圓孔右側設有第四圓孔。
優選的,所述第二平板左側下端固定有小板,小板左端低于右端。
優選的,還包括第一螺釘、第二螺釘、第三螺釘和第四螺釘。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設計簡單,固定牢靠,成本較為低廉;2,創新性地將頸椎后路鋼板與棘突重建思路結合,設計出本設備,使頸椎后路椎板成形術椎板的鈦板固定操作與切除的棘突重建同時完成;3,可實現簡化手術操作的目的;4.減少手術時間,減少相關并發癥,提高手術療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軸側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廣州,未經李廣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3900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