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水泵內靜環座與軸套裝配的密封水泵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375288.1 | 申請日: | 2020-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85225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裴昌波;楊芳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綠瑞斯環??萍加邢薰?/a> |
| 主分類號: | F04D29/10 | 分類號: | F04D29/10;F04D29/12;F04D29/044;F04D29/42;F04D2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水泵 內靜環座 軸套 裝配 密封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于水泵內靜環座與軸套裝配的密封水泵,靜環座置于泵蓋上的軸孔內,且靜環座通過螺釘與泵蓋固定連接,外密封座設于泵體與泵蓋之間;內密封座置于軸承支架內,且內密封座與泵蓋固定連接,軸套的一端抵觸在內密封座上,軸套的另一端抵觸在靜環座上;在軸套與內密封座和靜環座之間設有密封圈;泵蓋內設有集液腔,泵蓋的外壁上設有排液管,排液管與集液腔相連通。本實用新型中的利用水泵原來固有的靜環座的結構來設置密封,取代原有的機械密封結構,結構簡單,本實用新型中的密封圈實現以堵為目的的密封,在泵蓋上設有集液腔和排液管,若密封結構損壞而導致泄漏,泄漏的液體會進入集液腔并通過排液管排走,繼而實現以排為目的的密封。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水泵內靜環座與軸套裝配的密封水泵。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水泵為保證軸與泵蓋之間的密封性,常在軸上設置機械密封結構,現有的機械密封結構包括密封座、彈簧以及彈性支撐座等一系列密封組件,其結構比較復雜,檢修麻煩,一旦發生損壞,更換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基于水泵內靜環座與軸套裝配的密封水泵。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有:一種基于水泵內靜環座與軸套裝配的密封水泵,包括泵體、葉輪、轉軸、泵蓋和軸承支架,所述泵體與泵蓋固定連接,泵蓋與軸承支架固定連接,轉軸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軸承支架內,且轉軸的一端穿過泵蓋并伸于泵體內與葉輪固定連接,還包括內密封座、靜環座、外密封座和軸套,所述靜環座置于泵蓋上的軸孔內,且靜環座通過螺釘與泵蓋固定連接,外密封座設于泵體與泵蓋之間,外密封座抵觸于靜環座上;內密封座置于軸承支架內,且內密封座與泵蓋固定連接,軸套套設于轉軸上,且軸套的一端抵觸在內密封座上,軸套的另一端抵觸在靜環座上;在軸套與內密封座和靜環座之間設有密封圈;所述泵蓋內設有集液腔,泵蓋的外壁上設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與集液腔相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軸套包括第一密封套、第二密封套和中間套,所述第一密封套和第二密封套均為外壁面具有凸臺面的T形狀結構,第一密封套和第二密封套位于中間套的兩側,第一密封套的凸臺面抵觸在內密封座上,第二密封套的凸臺面抵觸在靜環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內密封座的軸心方向上設有臺階孔,第一密封套的凸臺面與內密封座中臺階孔的臺階面相互配合,在第一密封套的凸臺面與內密封座的臺階面之間設置密封圈。
進一步地,所述靜環座為外壁面具有凸臺面的T形狀結構,泵蓋軸心方向的孔為臺階孔結構,靜環座的凸臺面與泵蓋中臺階孔的臺階面相配合,在靜環座上設有臺階孔,第二密封套的凸臺面與靜環座中臺階孔的臺階面相互配合,在第二密封套的凸臺面與靜環座的臺階面之間設置密封圈。
進一步地,所述葉輪與第二密封套之間設有密封圈。
進一步地,所述外密封座與靜環座之間設有密封墊。
進一步地,所述靜環座與泵蓋軸心方向的孔之間設有密封圈。
進一步地,所述泵蓋的內腔中設有錐形狀的引流孔,所述引流孔與集液腔相連通。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的利用水泵原來固有的靜環座的結構來設置密封,取代原有的機械密封結構,結構簡單,本實用新型中的密封圈實現以堵為目的的密封,在泵蓋上設有集液腔和排液管,若密封結構損壞而導致泄漏,泄漏的液體會進入集液腔并通過排液管排走,繼而實現以排為目的的密封。
本實用新型將原有水泵中的軸套進行改進,將其設置為兩個帶有凸臺的密封套,密封套在裝配時對應與內密封座和靜環座相配合,由此實現結構的密封,結構簡單,便于裝配,檢修方便,使用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局部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綠瑞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綠瑞斯環??萍加邢薰驹S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37528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