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磁吸式移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343384.8 | 申請日: | 2020-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76886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何厚捷;何朝熹;李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捷聯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92 | 分類號: | B65G47/9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磁吸式移取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磁吸式移取裝置,其包括:殼體,呈U形管狀結構,且其U形管狀結構的內側面均為敞開面;磁吸支架,設于殼體的U形管狀結構內,其包括:第一支架,呈矩形框結構且可上下滑動地套設在殼體的U形管狀結構內;磁條,固定在第一支架的下端面且兩端分別延伸至第一支架兩側;連接桿,水平跨設在殼體上部且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殼體U形管狀結構的兩側內;一對連接彈簧,相對設置在殼體U形管狀結構的兩側中,且一端與連接桿對應的端部下側連接,另一端豎直向下延伸且與第一支架的上端固定連接;一對第一連接彈簧處于自然狀態時,第一支架下端面的磁條與殼體U形管狀結構的內側底部貼合,該方案實施可靠,操作便利,移取效率高。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磁芯、電感類零部件生產轉移裝置領域,尤其是一種磁吸式移取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磁芯背膠自動化的工藝普及,傳統磁芯上料需人工從磁芯來料包裝盤上取料,放置在磁芯進料軌道上;但由于電感原包裝吸塑盤不合自動插件機,因此需人工擺放電感到專用盤上;而一顆顆取放的傳統移取形式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使得磁芯電感表面出現接觸臟污等影響電感量物性指標的狀況發生,且傳統人工移取的方式還需要工人長期手上戴指套,容易發生皮膚過敏和手工操作操作不便利的情況。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情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效率高、操作便利且成本低的磁吸式移取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的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磁吸式移取裝置,其包括:
殼體,呈U形管狀結構,且其U形管狀結構的內側面均為敞開面;
磁吸支架,設于殼體的U形管狀結構內,其包括:
第一支架,呈矩形框結構且可上下滑動地套設在殼體的U形管狀結構內;
磁條,固定在第一支架的下端面且兩端分別延伸至第一支架兩側;
連接桿,水平跨設在殼體上部且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殼體U形管狀結構的兩側內;
一對連接彈簧,相對設置在殼體U形管狀結構的兩側中,且一端與連接桿對應的端部下側連接,另一端豎直向下延伸且與第一支架的上端固定連接;一對第一連接彈簧處于自然狀態時,第一支架下端面的磁條與殼體U形管狀結構的內側底部貼合。
作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進一步,所述的磁吸支架為可拆卸套設在殼體內,其中,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接螺栓與殼體上部螺紋固定連接,所述殼體的上部兩側對應設有供螺栓穿過的螺紋孔。
作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進一步,所述的殼體為鋁材質一體成型。
作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進一步,所述的第一支架和連接桿均為塑料材質或鋁材質成型。
作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進一步,所述殼體的厚度為1 mm。
作為一種可能的選擇實施方式,優選的,所述的連接桿為長、寬、高分別為235 mm、10 mm、12 mm的矩形桿結構;所述殼體的U形結構兩側長度為140 mm,其U形兩側的高度為120 mm,寬度為12 mm,所述第一支架的長、寬、高分別為235 mm、10 mm、78 mm的矩形框結構。
作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進一步,所述的磁條為膠粘固定在第一支架底部。
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操作人員在進行操作時,只需先手部握持連接桿,然后將殼體底部接近或貼合在需要移取的磁芯表面,然后令磁芯受到第一支架下端面的磁條吸引而吸附在殼體下端面,然后即可進行移取,當需要放下磁芯時,只需用手上拉第一支架的上側,使連接彈簧壓縮,令磁條上升,導致磁條產生的磁力低于磁芯的重力,令磁芯從殼體下端面脫離,實現磁吸式移取的操作,該方案簡單便利且操作效率高,成本低。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捷聯電子有限公司,未經福建捷聯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34338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低溫探針臺及其測試腔組件
- 下一篇:壁掛式除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