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邊緣構造柱免支模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342746.1 | 申請日: | 2020-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77479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楊斌;李健男;韓文慧;姜滿華;張景慧;竹慶華;崔理佳;崔智博;白錦虎;崔浩;梅雪;萬仁威;牟銀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一局華江建設有限公司;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2/02 | 分類號: | E04B2/02;E04C3/34;E04G21/02;E04G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豐臺***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邊緣 構造 柱免支模 結構 | ||
1.一種邊緣構造柱免支模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由砌塊砌筑成的墻體(3),連接于墻體(3)一側或兩側的第一邊緣模板(4),連接于第一邊緣模板(4)頂部的第二邊緣模板(5)、連接于第一邊緣模板(4)和第二邊緣模板(5)內部的豎筋(6)、連接于豎筋(6)外周的箍筋(7)以及連接于墻體(3)與第一邊緣模板(4)間的拉結筋(8);
所述豎筋(6)和箍筋(7)對應構造柱內豎筋(6)和箍筋(7)的鋼筋設計,構造柱為方形柱,豎筋(6)至少設置在構造柱四角處;
所述第一邊緣模板(4)和第二邊緣模板(5)均為匚形板,二者與墻體(3)的砌塊合圍成方形,此方形對應構造柱方形設計尺寸,第二邊緣模板(5)在開口側的相對一面設置有澆筑口(53);
在墻體(3)垂向上第一邊緣模板(4)開口側端部伸入墻體(3)的長度,并在垂向上呈鋸齒狀或馬牙槎。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邊緣構造柱免支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邊緣模板(4)包含呈匚形的第一模板體(41)和連接于第一模板體(41)內部的第一模板鋼筋網(42),第一模板體(41)的高度對應墻體(3)中砌塊的高度,其寬度適應構造柱的寬度。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邊緣構造柱免支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邊緣模板(5)包含呈匚形的第二模板體(51)、連接于第二模板體(51)內部的第二模板鋼筋網(52)以及設置在第二模板體(51)側邊上的澆筑口(53);所述澆筑口(53)尺寸適應插入澆筑泵和振搗棒尺寸。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邊緣構造柱免支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結筋(8)為一組直筋,拉結筋(8)一端伸入豎筋(6)和箍筋(7)內部,另一端連接于墻體(3)砌塊上表面;拉結筋(8)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至少設有兩根,在垂向上間隔設置;拉結筋(8)深入墻體(3)內的長度不小于500mm。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邊緣構造柱免支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豎筋(6)在構造柱設計高度內通長設置,箍筋(7)間隔設置或局部加密設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邊緣構造柱免支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邊緣模板(4)為分段安裝且分段澆筑,澆筑高度適應振搗裝置振搗高度,澆筑時澆筑混凝土高度低于第一邊緣模板(4)頂部高度至少200mm。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邊緣構造柱免支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邊緣模板(4)和第二邊緣模板(5)連接處、相鄰的第一邊緣模板(4)連接處均通過水泥砂漿進行抹縫或設置有防水密封條,第一邊緣模板(4)和第二邊緣模板(5)內表面設置為粗糙面或留有毛茬;第一邊緣模板(4)和第二邊緣模板(5)分別于墻體(3)連接處均通過水泥砂漿進行抹縫或設置有防水密封條。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邊緣構造柱免支模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含臨時保護結構,臨時保護結構包含連接于墻體(3)正面和背面兩側且伸長端伸出構造柱最外側的鋼管或木方,鋼桿或木方兩端通過對拉螺栓拉接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一局華江建設有限公司;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建一局華江建設有限公司;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34274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十字形墻體連接處構造柱免支模結構
- 下一篇:一種免鉆孔步梯間臨時扶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