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底流旋流側出裝置的無壓給料兩產品重介質旋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302597.6 | 申請日: | 2020-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21592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葛家君;張星;張光偉;王治帥;翟德平;崔學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4C5/14 | 分類號: | B04C5/14;B04C5/081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專利事務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濤 |
| 地址: | 264203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底流旋流側出 裝置 產品 介質 旋流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分選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帶底流旋流側出裝置的無壓給料兩產品重介質旋流器,其特征在于設有無壓給料兩產品重介質旋流器和側出裝置,該旋流器由原礦入料管、筒體、懸浮液入管、輕產物排料管和重產物排料管組成,所述的重產物排料管與側出裝置相連通,所述的側出裝置設為渦旋體,渦旋體由渦旋進料管、渦旋筒、重產物排出管組成,所述的渦旋筒的一端側面與渦旋進料管切向連通,渦旋進料管與重產物排料管相連通,渦旋筒的另一端與重產物排出管相連通,具有結構簡單、分選密度層穩定、精度高、適應能力強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分選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結構簡單、分選密度層穩定、精度高、適應能力強的帶底流旋流側出裝置的無壓給料兩產品重介質旋流器。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1956年美國維爾莫特公司研制出DWP型無壓給料圓筒型重介質旋流器,它的圓筒主體上部設有原煤入口和排矸口,底部為懸浮液入口和精煤出口,原煤從頂部給入,懸浮液從底部以泵送形式切向給入形成上升旋流,矸石隨上升懸浮液沿筒壁上升從矸石口排出,精煤隨部分懸浮液沿旋流中心從精煤口排出。但此結構旋流器分選時間、空間有限,懸浮液密度高于分選密度,分選密度層梯度大,易錯配,難以實現低密度差物料的分選,且實際分選密度波動較大,對于分選密度臨近物含量高的極難選情況,不能有效穩定分選。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分選密度層穩定、精度高、適應能力強的帶底流旋流側出裝置的無壓給料兩產品重介質旋流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帶底流旋流側出裝置的無壓給料兩產品重介質旋流器,其特征在于設有無壓給料兩產品重介質旋流器和側出裝置,該旋流器由原礦入料管、筒體、懸浮液入管、輕產物排料管和重產物排料管組成,所述的筒體的一端與原礦入料管相連通,筒體的另一端與輕產物排料管相連通,與輕產物排料管相連通的筒體端部側面與懸浮液入管相連通,與原礦入料管相連通的筒體端部側面與重產物排料管切向連通,所述的重產物排料管與側出裝置相連通,所述的側出裝置設為渦旋體,渦旋體由渦旋進料管、渦旋筒、重產物排出管組成,所述的渦旋筒的一端側面與渦旋進料管切向連通,渦旋進料管與重產物排料管相連通,渦旋筒的另一端與重產物排出管相連通。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筒體水平或傾斜0-30度放置,所述的筒體由左筒體、中筒體和右筒體組成,所述的左筒體和右筒體設為圓柱形,所述的懸浮液入管和輕產物排料管與左筒體相連通,原礦入料管和重產物排料管與右筒體相連通,所述的中筒體設為圓柱筒或圓錐筒,所述的圓錐筒的錐角為0-90度。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渦旋筒為豎直放置,所述的渦旋筒和重產物排出管的軸線重合并豎直向下,渦旋筒由上筒體和下筒體組成,所述的上筒體設為圓柱形,渦旋進料管與上筒體相連通,下筒體設為圓柱筒或圓錐筒,所述的圓錐筒的錐角為0-180度。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左筒體的直徑為上筒體直徑的0.2-0.6倍,保證分選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未經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30259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鉆孔灌注樁中鋼筋籠定位裝置
- 下一篇:一種鍋爐煙道防堵塞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