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神經科平衡康復改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264727.1 | 申請日: | 2020-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11889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許亞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峰鳴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B22/00 | 分類號: | A63B22/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信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孔垂燭 |
| 地址: | 2658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神經科 平衡 康復 改善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神經科平衡康復改善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頂部通過電動伸縮桿固定安裝有立柱,所述立柱頂部固定安裝有U形架,所述底座頂部軸心處固定安裝有腳踏座,所述底座頂部滑動連接有多組移動塊,且多組所述移動塊呈環形分布。本實用新型中,患者單腿站立在腳踏座上,通過懸空的腳部推動移動塊進行移動與復位,以此實現患者的平衡訓練,而通過底座頂部多組呈環形分布的移動塊的設計,提高了患者的康復效果,同時降低了康復過程中動作的重復性,進而提高了神經科平衡康復裝置的趣味性,從而提高了神經科平衡康復裝置的使用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康復訓練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神經科平衡康復改善裝置。
背景技術
平衡功能是人體神經、運動系統的一項重要功能。許多神經系統疾病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平衡功能障礙,以及對兒童身體各部分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靈活度、肢體可控性以及運動的均衡發展,或者針對腦癱患兒或者由于外傷引起的身體損傷的身體康復訓練,則必須依靠一些訓練器械來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和康復治療。
目前,現有的神經科平衡康復裝置多是采取復健的模式,使用時,患者站立于一可轉動的平臺上鍛煉患者的平衡能力,上述的神經科平衡康復裝置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上述神經科平衡康復裝置運動模式較為枯燥,患者在多次使用后的積極性會降低,且僅通過平臺轉動的運動方式對患者的平衡康復的效果較差,從而降低了神經科平衡康復裝置的使用效果;其次,上述的神經科平衡康復裝置大多缺乏輔助保護機構,患者在訓練的過程中容易因平衡問題而出現跌倒,造成患者的再次損傷,從而降低了神經科平衡康復裝置的安全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神經科平衡康復改善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神經科平衡康復改善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頂部通過電動伸縮桿固定安裝有立柱,所述立柱頂部固定安裝有U形架,所述底座頂部軸心處固定安裝有腳踏座,所述底座頂部滑動連接有多組移動塊,且多組所述移動塊呈環形分布。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立柱外表壁通過連接帶彈性連接有束腰帶,且所述束腰帶包括有彈性帶與魔術貼。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多組所述移動塊底部均固定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通過滑槽與底座內表壁滑動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底部固定安裝有腳架。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U形架縱向端與水平端外表壁均固定安裝有防滑軟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多組所述移動塊均呈圓臺形結構。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中,患者單腿站立在腳踏座上,通過懸空的腳部推動移動塊移動與復位,以此實現患者的平衡訓練,而通過多組呈環形分布的移動塊的設計,提高了患者的康復效果,同時降低了康復過程中動作的重復性,進而提高了神經科平衡康復裝置的趣味性,從而提高了神經科平衡康復裝置的使用效果。
2、本實用新型中,在患者進行訓練時,患者可通過魔術貼將束腰帶束緊在腰部,患者在訓練的過程中發生平衡偏差時,束腰帶可對患者軀體進行緩沖保護,避免患者出現瞬間傾斜,而在緩沖過程中,患者可通過手部抓緊U形架來恢復平衡,通過束腰帶配合U形架作為輔助保護機構,從而提高了神經科平衡康復裝置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峰鳴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煙臺峰鳴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2647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強度太陽能光伏支架
- 下一篇:消音棉復合裁切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