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射頻遙控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248599.1 | 申請日: | 2020-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12772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吳進坤;唐波;董曉勇;向楊;皮峰;冉亞林;羅鵬;陳軻;毛巧運;王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盈特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D7/16 | 分類號: | H03D7/16;G08C17/02;H04B1/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 44242 | 代理人: | 鄧星文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射頻 遙控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射頻遙控器,包括控制芯片、電源電路、背光源驅動電路、液晶顯示屏、高頻發射電路,所述電源電路、所述背光源驅動電路、所述液晶顯示屏和所述高頻發射電路分別與所述控制芯片電連接,所述高頻發射電路依次經過混頻、濾波和高頻振蕩向外發射載波信號。高頻發射電路經過了二級濾波,從根本上實現了通主頻,慮諧波的功能。用戶可以通過調整高頻發射電路中設置的聲表濾波器Y1和其他濾波選頻參數實現315M、350M和433M等載波的設置,且高頻發射電路中增加了天線網絡補償,能根本上解決板載天線的長度不夠的缺陷,實現發射信號的最佳輻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射頻通訊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指一種射頻遙控器。
背景技術
射頻通訊在越來越多領域中應用,的在無線通訊發射裝置中,越來越多的用戶采用了芯片模組的方式使得開發簡易,但是硬件成本大幅升高,一個單純的發射模組的價格至少在3RMB以上,這使得簡易的手持設備的單價也非常昂貴,另一方面機會所有的都已一一對應,硬件電路不能共用,兼容性比較差;傳統的發射電路對于大多數設計者來說面臨兩個問題,諧波過高無法通過安規認證,另外一方面很多具體的設備受制于外觀限制,發射的天線無法達到最佳設計,發射距離收到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射頻遙控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射頻遙控器,包括控制芯片、電源電路、背光源驅動電路、液晶顯示屏、高頻發射電路,所述電源電路、所述背光源驅動電路、所述液晶顯示屏和所述高頻發射電路分別與所述控制芯片電連接,所述高頻發射電路依次經過混頻、濾波和高頻振蕩向外發射載波信號。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高頻發射電路包括混頻子電路、濾波子電路和高頻振蕩子電路,所述混頻子電路、所述濾波子電路和所述高頻振蕩子電路依次連接。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混頻子電路包括電容C11、電阻R8、電阻R15、電感L1、電阻R13、三極管Q1、電容C8、電容C2、聲表濾波器Y1、電阻R26和電容C10,所述電容C11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與所述電感L1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電感L1的第一端連接3.3V的電源輸入,第二端與所述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連接,所述電阻R8的第一端與所述控制芯片的MCU-DATA端連接,第二端與所述電阻R15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13的第一端與所述電阻R8的第二端連接,第二端與所述三極管Q1的基極連接,所述電容C2的第一端與所述電阻R13的第一端連接,第二端接地,所述聲表濾波器Y1的第一端與所述電阻R13的第二端連接,第二端與所述電容C2的第二端連接,所述電阻R26的第一端與所述三極管Q1的發射極連接,第二端接地,所述電容C8的第一端與所述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連接,第二端與所述電容C10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電容C10的第二端與所述電阻R26的第二端連接;所述濾波子電路包括電容C12、電感L2、電阻R20、電感L5、三極管Q2、電阻R16和電容C9,所述電容C12的第一端與所述電容C11的第二端連接,第二端接地,所述電感L2的第一端與所述電容C12的第一端連接,第二端與所述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連接,所述電阻R20的第一端分別與所述電阻R26的第一端和所述電容C10的第一端連接,第二端與所述三極管Q2的基極連接,所述電感L5的第一端分別與所述三極管Q2的基極和所述電阻R15的第二端連接,第二端接地,所述電阻R16的第一端與所述三極管Q2的發射極連接,第二端接地,所述電容C9的第一端與所述電阻R16的第一端連接,第二端與所述電阻R16的第二端連接;所述高頻振蕩子電路包括電容C17、電容C21、電感L3、電容C23、電容C25和天線,所述電容C17的第一端分別與所述電容C21的第一端和所述電感L3的第二端連接,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三極管Q2的集電極和所述電感L2的第二端連接,所述電容C21的第一端與所述電感L3的第二端連接,第二端接地,所述電感L3的第一端與所述電容C23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電容C2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電容C25的第一端與所述天線連接,第二端分別與所述電感L3的第一端和所述電容C23的第一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盈特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盈特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24859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