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臨床手術用氣管插管防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245404.8 | 申請日: | 2020-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306872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龍 |
| 主分類號: | A41D13/11 | 分類號: | A41D13/11;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鄭州科碩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57 | 代理人: | 侯立曼 |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臨床 手術 氣管 插管 防護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臨床手術用氣管插管防護裝置,包括防護罩,防護罩整體為長方體型,以朝向操作者面部的一側為防護罩的前側,防護罩包括前防護板、后防護板、左防護板、右防護板和頂部防護板,防護罩的左防護板和右防護板上各開設有一個操作孔,操作孔上連接有隔離袖套,防護罩的右防護板下部設有用于連接負壓吸引裝置的負壓吸引管接口,頂部防護板上開設有一個設備孔;防護罩的下部周圈連接有透明的隔離簾。本實用新型可解決現有的防護罩操作復雜、結構復雜、生產成本高、不便于攜帶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防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臨床手術用氣管插管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根據目前我國已發病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統計分析,所知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有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在醫生為病人檢查、就診時感染的風險較大,為保護一線醫護人員的身體健康,需要使用防護用具。
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和高度疑似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吸痰、氣管切開等操作時,操作者與患者面對面,不可避免地近發生距離接觸。另外,氣管插管的不良反應、嗆咳、吸痰操作產生的唾沫、氣溶膠等,會直接傳播或附著在物體表面,都使操作者暴露在極易受感染的環境中。現有解決方法為操作者穿防護服、防護眼鏡及口罩,但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不便于行動和進行操作;第二,為防止交叉感染,救治每位患者需更換新的防護服及全身裝備,但物資緊缺。
在2003年抗擊SARS的過程中,已有相關的防護罩開始設計,如附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的防護罩包括罩主體2,延伸體5,操作孔3,排毒口1,錐形密封簾7,雙臂密封簾6,排風管10,呼吸機管開口4等。此防護罩存在以下缺點:1.由主體和延伸裝置兩部分構成,連接不夠緊密,有大量患者呼出氣體漏出風險;2.操作孔、排風孔、排毒孔、密封蓋等孔的數量太多,不同的操作需開關不同的孔,使用復雜,不易操作;3.頂部不設孔,不可用于無痛胃腸鏡、纖支鏡引導插管等操作使用;4.主體材料為塑料,未設置防霧防水防刺激性液體涂層,可能影響插管操作;5.體積太大,分部較多,不便于攜帶進行外出會診及緊急插管操作;6.裝置復雜,經濟成本高,不適合一次性使用以及大批量生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臨床手術用氣管插管防護裝置,用以解決現有的防護罩操作復雜、結構復雜、生產成本高、不便于攜帶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臨床手術用氣管插管防護裝置,包括防護罩,防護罩整體為長方體型,以朝向操作者面部的一側為防護罩的前側,防護罩包括前防護板、后防護板、左防護板、右防護板和頂部防護板,防護罩的左防護板和右防護板上各開設有一個操作孔,操作孔上連接有隔離袖套,防護罩的右防護板下部設有用于連接負壓吸引裝置的負壓吸引管接口,該接口接負壓吸引可在防護罩內產生負壓,頂部防護板上開設有一個設備孔;防護罩的下部周圈連接有透明的隔離簾。
可選地,防護罩的后防護板為半開放結構,后防護板相對前防護板的高度減半。
可選地,防護罩的底部周圈連接由彈性底座。
可選地,操作孔上連接的隔離套袖由超薄橡膠膜制成,操作孔的邊緣連接有醫用橡膠保護圈。
可選地,設備孔上連接有開關蓋。
可選地,防護罩內壁上涂有防水防霧涂層。
可選地,防護罩的高度為60cm,寬度為60cm,長度為50cm,防護罩由無毒無味的醫用塑料制成。
可選地,防護罩后防護板上連接的隔離簾長度為90cm。
可選地,所述隔離袖套為錐形結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龍,未經王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24540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穩定抗沖擊效果的防護施工平臺
- 下一篇:收納盒及清潔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