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人體背部大面積燙傷理療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239350.4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98615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學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學蘭 |
| 主分類號: | A61G13/10 | 分類號: | A61G13/10;A61N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82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體 背部 大面積 燙傷 理療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人體背部大面積燙傷理療裝置,它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的左右側且沿其長度方向均焊接有安裝板(2),兩個安裝板(2)的頂表面上且沿其長度方向均固設有導軌(3),兩根導軌(3)上均安裝有滑塊(4),兩立板(5)的端面上開設有通孔(7),調節板(6)上開設有垂向設置的腰形孔(8),腰形孔(8)與通孔(7)連通,通孔(7)內設置有螺栓(9),螺栓(9)順次貫穿通孔(7)和腰形孔(8)設置,且螺栓(9)的螺紋端上螺紋連接有螺母(10),在螺栓與螺母的螺紋鎖緊力下調節板(6)固定于立板(5)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緊湊、極大減輕醫務人員勞動強度、能夠徹底將燙傷面干燥。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人體背部大面積燙傷理療裝置。
背景技術
在外科護理臨床上,為加快病人病患部位、手術刀口的愈合速度,經常需要進行紅外烤炙護理,以促進烤炙部位的血液循環,促進創面干燥。目前,有些燙傷發生在人體的背部,即有些人將沸水人為或無意的淋在受害者的背部,由于廢水的溫度非常高,造成受害者的背部留下燙傷面,燙傷面的沿著人體的高度方向擴散,為了減輕病人的疼痛,需要紅外烤燈來烤炙燙傷面,達到干燥燙傷面的目的,其具體的操作步驟為:醫務人員使病人背部朝上且躺在病床上,然后醫務人員手持紅外烤燈在燙傷面上來回移動,以確保將病人的燙傷面全部干燥,經一段處理后,即可將燙傷面干燥。
然而,燙傷面的面積非常大,需醫務人員長時間手持紅外烤燈,才能完成對燙傷面的烤炙,這無疑是增加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量,進而增加了醫務人員的勞動強度。此外,人工進行烤炙燙傷面時,燙傷面的局部區域通常會遺漏掉,即局部燙傷區域并沒有得到烤炙,因此存在理療燙傷面不徹底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緊湊、極大減輕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能夠徹底將燙傷面干燥、操作簡單的人體背部大面積燙傷理療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人體背部大面積燙傷理療裝置,它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左右側且沿其長度方向均焊接有安裝板,兩個安裝板的頂表面上且沿其長度方向均固設有導軌,兩根導軌上均安裝有滑塊,兩個滑塊的頂表面上均焊接有立板,立板上固設有調節板,立板的端面上開設有通孔,調節板上開設有垂向設置的腰形孔,腰形孔與通孔連通,通孔內設置有螺栓,螺栓順次貫穿通孔和腰形孔設置,且螺栓的螺紋端上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母,在螺栓與鎖緊螺母的螺紋鎖緊力下調節板固定于立板上,左右兩個調節板之間焊接有橫梁,所述橫梁上設置有絲桿螺母副,所述絲桿螺母副的螺母的底表面上焊接有燈板,燈板的底表面上固設有多個燈座,每個燈座內均安裝有紅外烤燈。
所述絲桿螺母副包括機架、電機、絲桿和螺母,所述機架焊接于橫梁的底部,所述絲桿的兩端旋轉安裝于機架內,絲桿垂直于導軌設置,絲桿上螺紋連接有螺母,所述電機固定安裝于機架上,電機的輸出軸與絲桿的一端經聯軸器連接。
所述螺母內開設有導向孔,所述導向孔內設置有與其配合的光桿,所述光桿平行于絲桿設置,光桿固設于機架上。
所述調節板垂向設置。
位于左側的立板的左端面上焊接有手柄。
所述導軌的首尾端均焊接有用于防止滑塊從導軌上滑出的限位板。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極大減輕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能夠徹底將燙傷面干燥、操作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A向視圖;
圖4為限位板與導軌的安裝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學蘭,未經陳學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23935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泵站供水用管道固定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PCR控溫點樣盒





